9月23日,“TCL光伏低碳校園”揭牌儀式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學(以下簡稱“呼市一中”)舉行。據記者在儀式現場的了解,這是TCL光伏低碳校園2.0版本落地的首個項目,該項目裝機容量183.15KW,預計每年可獲得27萬度綠電,光伏系統25年共減排二氧化碳超過6722.98噸,相當于植樹36.63萬棵。
呼市一中對于光伏低碳校園的建設喜聞樂見,在儀式當天的媒體群訪中,呼市一中的老師向媒體表示,建設光伏低碳校園,一方面可以減少學校的碳排放,另一方面可以節省學校的能源成本,無形中還提升了學校的基礎設施,以呼市一中為例,學校引入光伏系統后也配套了現代化的能源管理系統;影響更為深遠的是,可以培養師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從實際出發、從身邊出發,接觸和了解光伏發電原理,“低碳環保”也能給學校形象加分。
自2022年起,TCL公益基金會聯合TCL中環開始推廣建設“TCL光伏低碳校園”,目前已在全國20所學校落地建成,從1.0版本的模式到為2.0版本,計劃在未來10年內建成600所光伏低碳校園。
在教育領域做公益,是TCL公益基金會的長項,而“TCL光伏低碳校園”項目緣起2020年TCL科技(000100.SZ)收購中環集團,進入光伏新賽道。
2022年起,TCL公益基金會聯合TCL中環開始落地建設光伏低碳校園,項目一開始瞄準鄉村學校,截至目前,TCL已經在19所鄉村學校捐建學校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產生的電能除開供給學校自用外,余電上網,發電收益全部歸學校,這是“TCL光伏低碳校園”的1.0版本。
但TCL公益基金會很快發現,以全部捐贈的方式,項目落地速度慢,能受益的學校不多,且城市學校所需的光伏裝機量大,項目所需資金不是一家基金會能輕松承擔的。
為解決項目落地的效率和資金問題,TCL公益基金會探索出以社會價值投資的方式推廣光伏低碳校園:受捐學校依然不需要承擔項目建設費用,學校能用到綠電的同時還享受到電價差價,基金會通過捐建項目的光伏發電慢慢收回項目成本,投入到下一個公益項目中。
TCL把通過社會價值投資建設的模式稱為“TCL光伏低碳校園”的2.0版本,呼市一中是2.0版本的首個落地學校。
TCL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劉磊算過一筆賬,以呼市一中的項目為例,25年內的電價差價,理論上可以給呼市一中帶來60萬到70萬元的收入。
劉磊介紹,“TCL光伏低碳校園”項目一開始挑選合作學校時,傾向于挑選中環電站附近的學校,這是因為,光伏系統除開要安裝外,還需要保障運維,有團隊在學校所在地附近,安裝和維護較為便利。此外,建設光伏電站的地方,也會是光照條件、供應鏈配套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都較為出色的地方,項目推進較為容易。
而經過兩年左右時間的推廣,劉磊透露,除開中小學外,目前已有數所知名高校有意向跟TCL公益基金會合作“TCL光伏低碳校園”項目,一些學校的態度相當積極,接下來,TCL基金會會開放多個渠道向社會招募有意向的學校,計劃在未來10年內落地600所“TCL光伏低碳校園”。
TCL公益基金會已將“TCL光伏低碳校園”作為長期項目,如果發展順利,未來希望能將這一項目推廣到海外,變成3.0版本。
劉磊指出,低碳校園的理念在香港等地已經相當深入人心,TCL公益基金會推進這么一個項目,是企業、學校、社會等方面的多贏,期待以光伏作為切入點,帶動學校實踐更多層次的低碳。
作者: 李華清 來源:經濟觀察網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