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俢炳林透露,關于《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的意見征求已經完成,目前能源局正在修改完善這一文件,爭取盡快發布。
5月23日,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俢炳林在2017年儲能國際峰會暨展覽會上透露,關于《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的意見征求已經完成,目前能源局正在修改完善這一文件,并爭取盡快發布。
能源局將持續推動出臺配套政策
《指導意見》由能源局科技司牽頭編制,在2017年3月份公開征求意見,是首個專門針對儲能的綜合性政策文件。同時這一文件還首次提出建立補償機制,將先進儲能納入可再生能源發展、配電網建設、智能電網等專項基金支持范圍,因此備受業界關注。
修炳林透露,2016年11月,李克強總理在國家能源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作出要集中力量在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特別是新能源并網技術方面,以及儲能微網技術取得突破性的發展重要部署。
修炳林說,(國家能源局)將持續推動配套政策的出臺,開展試點示范,完善標準化體系,建立行業信息平臺等相關工作。切實為儲能產業發展引導好方向,提供好支撐,營造好氛圍。
開展試點示范是《指導意見》提出的保障儲能發展的措施之一。國家能源局科技司節能處副處長齊志新在會上表示,未來能源局會加快推進儲能產業示范項目。他表示,原來光伏行業起步時成本也很高,但在規模擴大后成本下降,從2008年到現在光伏成本已經下降了80%,而且還在下降。未來要通過推動示范項目使儲能行業實現規;,從而促進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為儲能產業送上一條完美的學習曲線”。
他還表示,能源局還計劃開展一些儲能應用的區域試點,目前很多地方都對發展儲能熱情很高,但要避免一哄而上。要在省市縣不同層次開展區域示范,使得各類資源在試點區域產生疊加,形成產業高地,通過產業高地的率先發展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根據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和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共同發布的《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截止2016年底,中國投運的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24.3GW,抽水蓄能占比最高,其次是電化學儲能。自2012年起,中國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項目的裝機規模穩步增長,2012-2016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4%。2016年,中國新增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項目裝機規模則同比增長近三倍。
作者:陳儀方 來源:南方能源觀察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