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863計劃先進能源技術領域“MW級并網光伏電站系統”重點項目申請指南
一、指南說明
“十一五”863計劃MW級并網光伏電站系統重點項目是依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任務要求設置的。
本項目重點研究我國并網光伏技術應用的有效形式,攻克我國MW級并網光伏系統的關鍵技術,開發符合我國實際或潛在需求的若干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成套模塊化設備,推動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項目的實施將為我國并網光伏電站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設備供應和后評估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本項目針對國際太陽能光伏技術的主要應用方向和重點研究方向,擬設計建設高壓并網、低壓并網、聚光發電三種不同形式的MW級并網光伏電站系統四座,并對其關鍵設備進行研究、研制。
本指南根據《“十一五”863計劃MW級并網光伏電站系統重點項目實施方案》編制而成。擬支持方向5個,課題數量5個,課題支持年限為3-5年。
二、指南內容
方向1 和景觀、建筑結合的MW級并網光伏電站及關鍵設備研制
研究目標:掌握MW級與城市景觀、建筑結合的并網光伏電站系統設計和建設技術,完成自主知識產權的系統關鍵設備的研究開發。
研究內容:和景觀、建筑結合的并網光伏電站的系統設計和建設技術研究;光伏系統與用戶側低壓電網并網技術研究;100kVA以下系列化并網逆變控制技術研究。
主要指標:完成和景觀、建筑結合的并網光伏電站設計和建設,電站總容量≥1MW,電站壽命≥20年;電站主要設備太陽光伏組件、控制逆變器等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產品;完成100kVA以下的系列化與用戶側低壓電網并聯運行的并網控制逆變器的研制并在電站中實際使用,額定負載下逆變輸出效率≥90%,輸出電壓范圍220/380V±5%,輸出頻率范圍50±0.2Hz,電流總諧波畸變率THD<5%,價格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降低30%以上。
課題承擔單位要求:具有百kW級并網光伏電站設計和建設經驗,在并網光伏控制逆變器方面具有研究基礎。落實項目用地及系統并網許可問題的申報單位優先支持。
本方向擬設課題1個,課題執行年限3年,國撥經費預算2,000萬元,要求課題承擔單位按1:2以上的比例匹配經費。
方向2 MW級光伏建筑一體化并網光伏示范電站及關鍵設備研制
研究目標:掌握城市大型建筑MW級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并網示范電站設計和建設技術;完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要配套關鍵設備的研究開發。
研究內容:MW級BIPV并網電站設計和建設技術研究;100kVA以下系列與低壓電網并網的控制逆變設備研制;BIPV用多種類型光伏構件研制及其安裝技術研究。
主要指標:完成BIPV并網電站的設計和建設,電站總容量≥1MW,電站壽命≥20年;電站主要設備太陽光伏組件、控制逆變器等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產品;完成100kVA以下系列和低壓電網并網的控制逆變器的研制并在電站中實際使用,額定負載下逆變輸出效率≥90%,輸出電壓范圍220/380V±5%,輸出頻率范圍50±0.2Hz,電流總諧波畸變率THD<5%,價格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降低30%以上;完成5種以上BIPV用光伏構件開發并在電站中實際使用。
課題承擔單位要求:具有百kW級并網光伏電站設計和建設經驗,在BIPV光伏構件技術方面具有研究基礎。落實項目用地及系統并網許可問題的申報單位優先支持。
本方向擬設課題1個,課題執行年限3年,國撥經費預算2,000萬元,要求課題承擔單位按1:2以上的比例匹配經費。
方向3 MW級聚光型(CPV)并網電站及關鍵設備研制
研究目標:突破MW級并網聚光光伏電站關鍵技術―跟日器、聚光電池組件、聚光器、單元聚光光伏發電機設計與制造技術,提高跟蹤精度、可靠性、耐侯性,達到在惡劣自然環境下長期使用的要求;掌握MW級并網聚光光伏(CPV)電站的逆變并網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完成一個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MW級并網聚光光伏(CPV)示范電站的設計和建設,為今后大型商業化并網聚光光伏(CPV)電站的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研究內容:研究MW級并網聚光光伏示范電站的設計和建造技術;開發和研制MW級并網聚光光伏示范電站的關鍵發電設備:5kW以下系列單元聚光光伏發電系統,包括跟日器研制,聚光電池組件研制,模塊化封裝工藝研究,聚光光伏散熱器研制,耐候性聚光器研制;研究MW級并網聚光光伏電站的逆變并網技術和系統集成技術,包括并網逆變器及并網運行的群控技術研究,聚光光伏電站綜合布線和優化布局研究,電站發電設備運行(跟蹤)能源供給系統研究,聚光光伏電站智能管理系統及安全控制技術;研究MW級并網聚光光伏電站及關鍵設備的技術標準。
主要指標:完成MW級聚光光伏(CPV)并網示范電站建設。聚光光伏發電關鍵部件指標:跟日器在高海拔、高寒、強風等惡劣自然環境下能長期穩定可靠運行,跟蹤精度≤0.1度,能耗低于系統發電量的1%,成本低廉;聚光電池組件適應各種惡劣環境,效率穩定;聚光器透光率≥85%,抗冰雹、風沙。并網逆變器指標:逆變輸出效率(額定負載下)≥90%;輸出頻率(跟隨電網頻率)50Hz±1%;電壓諧波畸變率THD(額定負載下)<5%;功率因數>0.95。電站:具有數據監控和采集系統,具有過載、過熱、短路、過壓、欠壓等保護裝置和并網安全裝置,電站壽命≥20年。
課題承擔單位要求:在雙軸跟蹤、點聚焦太陽能聚光應用、kW級單元聚光光伏發電系統等方面具有扎實的研究基礎,在高海拔、高寒、強風等環境惡劣地區有太陽能聚光工程應用經驗。落實項目配套資金的申報單位優先支持。
本方向擬設課題1個,執行年限4年,國撥經費預算2,900萬元,要求課題承擔單位按1:1以上的比例匹配經費。
方向4 MW級和高壓電網并網的荒漠集中光伏示范電站及關鍵設備研制
研究目標:掌握MW級和高壓電網并網的荒漠集中光伏示范電站設計和建設技術;掌握光伏系統跟蹤裝置關鍵技術;完成多種發電形式的綜合應用及比較分析;完成主要配套關鍵設備的研究和開發。
研究內容:總容量MW級的和高壓電網并網的荒漠集中光伏示范電站設計和建設技術;100、500kVA和高壓電網并網的控制逆變器的研究開發;太陽光伏陣列跟蹤控制器及跟蹤裝置關鍵技術研究;多種不同類型光伏發電形式的比較分析。
主要指標:完成高壓電網并網的荒漠集中光伏電站建設,電站總容量≥1MW,其中跟蹤型光伏系統總容量≥100kW,要求包含多種光伏發電形式,電站總體電功率效率≥85%,電站壽命≥20年;電站主要設備太陽光伏組件、控制逆變器、跟蹤控制器及跟蹤裝置等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內產品;完成100kVA、500kVA和高壓電網并網的控制逆變器的研制并在系統中實際使用,最大功率跟蹤誤差≤5%,額定負載下輸出效率≥93%,價格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降低30%以上;完成3種以上單、雙軸跟蹤裝置的研制并在電站中實際使用,跟蹤精度<±2°,單軸跟蹤裝置平均無故障時間>5000小時,雙軸跟蹤裝置平均無故障時間>2000小時。
課題承擔單位要求:具有百kW級高壓并網光伏系統的設計、建設、研究經驗,在大功率控制逆變技術方面具有研究基礎。落實項目用地及系統并網許可問題的申報單位優先支持。
本方向擬設課題1個,課題執行年限3年,國撥經費預算2,700萬元,要求課題承擔單位按1:2以上的比例匹配經費。
方向5 大型并網光伏電站性能檢測及技術經濟分析
研究目標:完成大型并網光伏系統性能及相關部件現場檢測能力建設;初步建立相關規范、測試標準體系;完成大型并網光伏電站技術經濟分析。
研究內容:大型并網光伏電站的現場施工規范和測試標準研究;光伏系統現場測試技術研究;建筑光伏構件測試技術研究;大型并網光伏電站與電網關系研究;不同MW級并網光伏電站技術經濟分析。
主要指標:完成大型并網光伏電站的現場施工規范和測試標準建議;完成建筑光伏構件測試平臺建設;完成大型并網光伏電站現場測試試驗平臺建設;完成大型并網光伏電站與電網關系研究報告;完成本項目建設的MW級并網光伏電站的運行測試報告和技術經濟分析報告。
承擔單位要求:在光伏領域具有檢測技術基礎和檢測經驗的測試機構或研究單位。具備國家級檢測認證資質的測試機構優先支持。
本方向擬設課題1個,課題執行年限5年,國撥經費預算400萬元,要求課題承擔單位按1:1以上的比例匹配經費。
三、注意事項
1、申報單位的基本條件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登記注冊一年以上的企事業法人單位。包括:大學、科研機構等事業法人單位;成立一年以上且中方控股的企業法人單位。
如聯合申請同一課題,申請單位、協作單位應分工明確。
課題申請單位應具有較好的技術和產業化條件,鼓勵在已有科研成果的基礎上進行集成與研究開發。優先考慮具有研發業績、隊伍穩定、結構合理的產學研相結合的研發團隊。
鑒于國家資助項目的公益性,所有課題申請單位都必須書面承諾向國內其它用戶以合理的市場運作方式轉讓其研究成果。
課題申請單位應有良好的資信基礎和較強的資金籌措能力,能夠得到地方、部門或其他渠道配套資金的支持。申請單位必須按上述指南要求進行經費匹配。
依托單位的責任和義務。依托單位須具備開展863計劃課題研究所必要的條件,并應設有專門的科研管理機構,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依托單位需要及早向“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中心”申請注冊,沒有核準注冊的單位的課題申請將不予受理;依托單位負責認真審核申請書內容的真實性和經費預算的合理性,承諾在人員和條件上給予保障,并按照規定的受理時間和要求通過網上報送申請書。
2、申請負責人的基本條件
課題申請者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自然人必須有依托單位。法人是當然的課題依托單位,且須指定一名自然人擔任課題申請負責人。每個課題申請只能有一個課題申請負責人和一個依托單位。對于自然人申請者首先應是組織課題申請和正式提出課題申請的負責人,同時在該課題批準后的實施過程中,是該課題的實際負責人,應保證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從事申請課題的研究。
課題申請者(自然人或申請負責人)必須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年齡在55歲以下(1951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已獲得博士學位。每年(含跨年度連續)離職或出國的時間不超過半年。
申請者的責任和義務。申請者要按照課題申請指南的要求,認真撰寫申請書,要保證所有提交申請材料的真實性。申請者在申請課題時,不得弄虛作假,違背科學道德;不得將已經通過其他經費支持獲得研究結果的課題、重復進行研究的課題,以及研究內容相同或者近似的課題等向863計劃再次進行申請。對于故意在課題申請中提供虛假資料和信息的,一經查實,將被記入信用檔案,并在三年內不受理其提交的任何課題申請。
3、限項申請規定
為保證科研人員能夠高質量地開展研究工作,863計劃實行限制申請及承擔課題數量規定。申請者當年申請及負責的在研課題累計不得超過一項,同時可參加一項課題(申請或在研)。
4、申報程序和要求
“MW級并網光伏電站系統”項目課題申請采取網上集中申報。申報通過“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中心”進行,網址為www.most.gov.cn。本次課題申請受理的截止日期為2006年10月31日。
依托單位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中心進行注冊。有關注冊程序和要求參見申報中心網上說明,技術咨詢電話:010-58881245,010-68576284。注冊成功后,依托單位指定申請負責人,授予其申報用戶權限。鑒于注冊需要一定時間,請依托單位(包括協作單位)盡快進行網上注冊。
申請者了解與課題申請有關的信息。建議擬申請863計劃課題的研究人員,在申請前認真閱讀相關課題申請指南,以及863計劃有關管理規定等,從而了解863計劃的性質、申請資格要求等事項。擬申請者可以登錄科技部網站(www.most.gov.cn)查閱有關規定、辦法和相關信息。
申請負責人登錄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中心,點擊進入863計劃申報界面,即可按照要求填寫《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項目課題申請書》,也可下載課題申請書模板準備相關內容,再登錄系統完成填寫工作。
依托單位審核和提交課題申請書。申請書填寫完畢后,提交依托單位,由依托單位對申請書的真實性等進行審核,并在受理期限內提交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申報中心。
5、咨詢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聯系人:朱衛東
電話:010-68338933 傳真:010-68338933
6、其他需要說明的事項
本指南公開發布,采取自由申報、專家評審、公平競爭、滾動發展的方式,分期分批組織實施。鼓勵產學研單位共同申請課題,加速成果的應用和產業化。
要求產品技術開發課題在申報前必須進行詳細的專利查新,課題組要在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該領域現有專利的基礎上,對預期取得專利的可行性進行研究,進而提出所申報課題的專利創新目標;要求產品技術研發課題在簽訂課題任務合同書時必須在研發目標中增加專利創新指標,并執行實施。
863計劃先進能源技術領域辦公室
2006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