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25年,工業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廣泛應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綠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為2030年工業領域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通知原文如下: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十四五”工業
12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25年,工業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廣泛應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綠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為2030年工業領域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通知原文如下: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印發《“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有關中央企業,部屬有關單位,部機關各司局:
現將《“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實施。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21年11月15日
一、面臨形勢
(一)發展基礎
“十三五”以來,工業領域以傳統行業綠色化改造為重點,以綠色科技創新為支撐,以法規標準制度建設為保障,大力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工業綠色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
初步建立落后產能退出長效機制,鋼鐵行業提前完成1.5億噸去產能目標,電解鋁、水泥行業落后產能已基本退出。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15.1%、33.7%,分別提高了3.3和1.9個百分點。
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約16%,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約40%。重點大中型企業噸鋼綜合能耗水耗、原鋁綜合交流電耗等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20年,十種主要品種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3.8億噸,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量約20億噸。
清潔生產水平明顯提高。燃煤機組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6.2億噸粗鋼產能開展超低排放改造。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低20%以上。
綠色低碳產業初具規模。
截至2020年底,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產值約7.5萬億元。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超過550萬輛,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太陽能電池組件在全球市場份額占比達71%。
綠色制造體系基本構建。研究制訂468項節能與綠色發展行業標準,建設2121家綠色工廠、171家綠色工業園區、189家綠色供應鏈企業,推廣近2萬種綠色產品,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已成為綠色轉型的重要支撐。
(二)發展環境
我國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十四五”時期,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關鍵期和窗口期,也是工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關鍵五年。
當前,我國仍處于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的歷史階段,傳統行業所占比重依然較高,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尚未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能源結構偏煤、能源效率偏低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污染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碳達峰、碳中和時間窗口偏緊,技術儲備不足,推動工業綠色低碳轉型任務艱巨。同時,綠色低碳發展是當今時代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綠色經濟已成為全球產業競爭重點。一些發達經濟體正在謀劃或推行碳邊境調節機制等綠色貿易制度,提高技術要求,實施優惠貸款、補貼關稅等鼓勵政策,對經貿合作和產業競爭提出新的挑戰,增加了我國綠色低碳轉型的成本和難度。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作者: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