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煤炭等傳統能源清潔化和水、核、風、光等清潔能源產業化為標志,我國已形成自己的清潔能源發展體系。然而近年來,風電和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在產業化快速發展中卻面臨著“并網難”的困境。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張玉卓提出,加強推進能源耦合優化技術,構建低碳高效清潔多聯產能源系統。
張玉卓是在2012年歲末在一個高規格能源論壇上做上述表示的。他說,所謂能源耦合優化技術,是指從整個清潔能源體系考量,將可再生能源與煤炭多聯產耦合,通過煤化工產品的調峰,達到按用戶負荷供電的目的,并以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
他認為,未來能源的生態系統模式的構建,就是利用煤轉化過程的新技術與可再生清潔能源相集成,形成近零排放的低碳高效清潔多聯產能源系統。
中國清潔能源發展位世界前列
“低碳、高效、清潔是世界能源發展方向,也是我國能源的戰略布局!睆堄褡空f,以黨的十七大為標志,中國的能源戰略已從管理運行層次跨入了戰略架構層次,目前正處于能源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201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優化能源結構,推動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積極發展水電,加快頁巖氣勘查、開發攻關,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這既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鄭重承諾,也是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的重大戰略決策。
據介紹,我國清潔能源發展體系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是以煤炭為代表的傳統能源的清潔化;另一方面,是以水能、核能、風能、太陽能等為代表的清潔能源的產業化。近年來,我國傳統能源的清潔化和清潔能源的產業化均發展迅猛,而且走在世界前列。
作為在我國煤潔凈轉化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煤制油技術領域的頂級專家,張玉卓對煤炭的清潔化發展和利用有著獨特的認知。他說,我國潔凈煤技術近年來發展迅猛,煤轉化利用已從焦炭、電石、煤制化肥產品為主的傳統產業,逐步向石油替代產品為主的現代煤化工轉變。目前,我國煤化工技術、產能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2011年,我國煤制液體燃料產能達158萬噸,煤制甲醇產能達3800萬噸,煤制烯烴產能達180萬噸。
“我國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產業化也走在世界前列!睆堄褡空f。
記者注意到,2013年全國能源工作會上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水電新增裝機1億千瓦,總裝機達到2.49億千瓦,居世界第一;風電裝機由500萬千瓦迅速增加到6300萬千瓦,成為世界第一風電大國,年發電量超過1000億千瓦時;光伏發電裝機由基本空白增加到700萬千瓦;核電在建機組30臺、3273萬千瓦,在建規模居世界第一,在役機組保持安全穩定運行。
據張玉卓介紹,我國的生物質能、地熱能和海洋能利用技術等也開始多元化、大規模發展;同時,以煤層氣和頁巖氣為重點的非常規天然氣也開始起步。據統計,到2011年底,生物質發電裝機約550萬千瓦,生物燃料折合約1.64噸標煤;地源熱泵供暖面積達到2億4千萬平方米,高溫地熱發電趨于成熟;2011年,我國煤層氣抽采量達到115億立方米,利用量達53億立方米,頁巖氣開發也邁出了重要步伐……
作者: 來源:國土資源部網站
責任編輯: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