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破產會使產能過剩的光伏業得到修復,這對剩下的企業來說是好消息
“任何形式的政府支持都沒有意義,不會有白衣騎士來拯救尚德”
“收購尚德?我們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想法。”當全球光伏巨頭、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NYSE:STP,下稱“尚德”)深陷破產漩渦之時,河北天威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NYSE:YGE,下稱“英利”)首席戰略官王亦逾對《商業周刊/中文版》說。
3月20日晚,破產結局已定,尚德成為中國大陸首家出現公司債務違約的在美上市公司,英利的覬覦之心成了未知數。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公告稱,依據《破產法》裁定,對無錫尚德實施破產重整。此前兩天,無錫尚德債權銀行聯合向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無錫尚德破產重整申請。截至2月底,包括工行、農行、中行等在內的9家債權銀行對無錫尚德的本外幣授信余額折合人民幣已達到71億元。無錫尚德是尚德在美上市公司的主要資產,占其95%產能。
對于一年多來負債累累的尚德來說,一筆原本今年3月15日到期的5.41億美元的可轉債無力償付,成了走向破產的最后一根稻草。尚德債券違約將導致尚德對其他國際金融公司和一些國內銀行的交叉違約。截至今年3月份,該公司的負債總額達35.82億美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1%,市值已經從上市之初的49.22億美元跌到不足1.5億美元。另據彭博社報道,到8月底,尚德還有一筆20億美元債務到期。
3月20日當天,尚德接連發布兩則公告,先任命無錫國聯集團下屬的國聯期貨董事長周衛平為尚德執行董事兼總裁,光大國際獨立董事范仁鶴為尚德獨立董事。無錫國聯為無錫市國資委全資控股的國有公司,此舉意味著尚德將有可能被政府接管,尚德創始人、“中國光伏教父”施正榮與政府僵持許久的局面,終于非如其愿地發生了。
第二則公告稱,無錫尚德對“由8家中國的銀行組成的債權人委員會”向法院提交的破產重整申請沒有異議。這反而給已經從公司徹底出局的施正榮的命運帶來變數,尚德的破產重組也許需要他回歸配合。去年8月15日、今年3月4日,施正榮先后辭去尚德CEO、董事會主席職務。但施正榮公開表示自己是被迫離職董事會主席,并怒斥董事會的做法不合尚德注冊地開曼群島法律。
同一天,英利與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似乎在同行落難時故意放出好消息。王亦逾說,“尚德的問題是行業遇到的大問題,不是完全由于經營失誤造成的。尚德破產涉及到公司原有的股東,包括銀行怎么去考慮這個方案,肯定還有一定的時間要看。”
他認為,尚德這時不能太依賴政府,公司本身的股東或者管理層首先得有一個徹底的、合理的解決方案,在此基礎上,政府可以在能力范圍內支持或協調,“你要只讓政府來當保險公司不太合適”。
標準普爾分析師Angelo Zino對彭博社說,尚德債券違約表明,為太陽能行業埋單的中國政府和銀行不愿繼續提供資金,“任何形式的政府支持都沒有意義,不會有白衣騎士來拯救尚德”。
在中歐金融學院院長劉勝軍看來,政府過多干預并非好事,最理想的結果是“尚德資產中尚屬健康、有價值的部分,被英利這樣的公司并購,通過這樣一種市場行為來盤活”,而尚德破產“會使長期受產能過剩所累的光伏業得到修復,這對剩下來的企業來說是好消息”。
英國《金融時報》(FT)稱,政府不應接手尚德的爛攤子,正是由于各種政策和資金補貼,才導致光伏業產能翻倍激增,河北英利、江西賽維、江蘇天合光能等大型光伏企業也都因此負債累累,并可能繼續處于虧損狀態。賽維自2011年秋傳出破產消息之后已接受了地方政府幾番輸血注資。據英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表示,集團內部資金鏈同樣緊繃。
光伏業內有俗稱的“東邪西毒”,即天合董事長高紀凡為“東邪”,賽維董事長彭小峰為“西毒”,尚德施正榮為“南帝”,英利董事長苗連生為“北丐”。如今“南帝”先衰,江湖一片哀鴻。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認為,“中國光伏企業過分依賴國際市場,像尚德一樣,好多光伏企業擴張速度太快,雖然有國際化路線,但沒有好的戰略布局。不過,英利的全產業鏈布局及對中國市場的專注是避免危機的關鍵。”過去幾年,歐債危機與歐美國家對中國光伏公司的“雙反”政策(反補貼、反傾銷)的疊加效應進一步加重行業困境。彭博數據顯示,2011年,尚德年產能為240萬千瓦,成為世界最大太陽能板生產商。2012年,英利出貨量為220萬千瓦,同比增長40%,取代尚德坐上頭把交椅。
曾經的“中國首富”、光伏業昔日一哥的衰落并不突然。早在去年秋天,就有尚德資金鏈斷裂瀕臨破產的傳聞。據一位業內人士稱,施正榮與政府談判破裂,他原想保全上市公司,將子公司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破產,但當地政府不同意,因為這件事關系到數萬工人就業和社會穩定,而且影響無錫的太陽能城市名片。但事到如今,無錫尚德仍將破產重組,引進第三方戰略投資,等待可能的白衣騎士。
“北丐”會接手“南帝”的爛攤子嗎?孟憲淦說,軍人出身的苗連生是土生土長的企業家,更了解市場,做事更扎實,不會像施正榮那樣膨脹。英利不作正面答復,苗連生參加完跟保利協鑫的新聞發布會就走了。英利首席戰略官王亦逾對本刊記者說,“尚德這么倒下去了,大家都有損失。如果各方面調整一下,能夠逐步控制程度,不要繼續惡化,甚至說隨著市場好轉,能夠繼續往上走的話,其實也是大家愿意看到的。”
至于是否收購尚德以及未來可能帶來的行業內洗牌重組,王亦逾說,“整合有多種方式,并不一定要通過收購來實現,也許可以資產租賃,或者是代工,或者是上下游合作,有很多方法可以消化產能……當然收購可能是最直接的,但是相對來說成本和考慮因素最多。”
而當尚德正式宣布破產重組的消息后,王亦逾表示:“現在這個階段,尚德的管理層非常不穩定。我們跟尚德目前只有在面對‘雙反’等行業信息進行溝通。至于未來任何形式上的合作,現在都還談不上。”
“尚德對中國光伏企業的海外形象和后續的海外融資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孟憲淦認為,經過洗牌重組,光伏產業的前景還是值得期待。今年國家能源工作會議,提出了加快分布式光伏的發展。“況且光伏市場還在,轉折點大概在明后年。”撰文/黃爍、王新一
總之 尚德破產是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畸形成長付出的代價,英利憑借全產業鏈和國內市場逆襲,但未來整體市場前景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