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近日表示,要積極利用市場機制,加快推進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深圳等7個省市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鼓勵條件具備的地區先行先試碳排放交易權的試點。預計今年年底之前還會有幾個城市碳交易開始進行上網交易。
國家發改委一位內部人士在提及以上7個省市時,除了已經推出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深圳外,重點提及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四個直轄市。
中創碳投有限公司總經理唐人虎認為,深圳、上海、北京的基礎工作做得比較扎實,其中深圳已經開始試點,北京、上海今年都會啟動碳市場實質性的相應交易。
該人士同時表示,未來要加強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的建設,加強碳排放交易機構和第三方機構的資質審核,建立碳排放權交易登記注冊系統,交易平臺和監管核準制度,爭取到2020年左右,逐步建成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這其中人才的問題最為關鍵,急需相關方面的人才。
解振華表示,要依托去年6月出臺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完善自愿減排的交易體系,鼓勵基于項目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通過開展碳交易試點的探索和積累利用市場機制的經驗,以最小化的成本實現溫室氣體排放的控制目標。2015年逐步擴大試點范圍,探索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
6月18日,深圳碳排放權交易啟動,深圳市由此成為中國首家正式啟動碳交易試點的城市。
在各個直轄市中,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委員洪繼元表示,北京市碳排放交易的前期工作進展順利,下一步將開展相關政策法規的制定,爭取今年年底實現第一筆碳交易。天津今年2月下發實施方案。目前,天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各項基本要素建設已初步完成,包括制定區域碳市場管理辦法,建設碳交易注冊登記系統和交易平臺,建立統一的監測、報告、核查體系,完善市場監管體系等。而重慶和上海的相關工作也在推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