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光伏發電越來越多地被老百姓熟知。有些家庭在自家建立了小型的光伏發電廠,滿足自家用電之外,余下的還可以并入過國家電網。日前,國家開發銀行能源評審處處長譚再興在2013中國光伏電站研討會上透露,國家能源局和國開行正擬聯合發文支持分布式光伏發電金融服務,相關文件最快將于9月上旬出臺。有了政策上的支持,光伏發電產業將更上一層樓。
屋頂光伏發電的意義
在我國各地,分布式光伏發電均有發展。不少家庭、小區建立了分布式光伏發電,將除去自用多余的電并入電網。
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基本在家中置辦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家庭,發的電量都能夠滿足自用還富有盈余。例如在順義任凱家中,記者就看到從2013年1月25日并網至今,任凱家中的光伏發電系統已經向電網累計輸送了八百多千瓦時點亮,合計賣電收益約為三百多元。而且在這期間內,任凱家中并沒有任何電費支出,全靠自家的光伏發電。
然而由于在家中安排光伏發電的成本并不很低,而且成本回收年限時間長,導致了許多人對此持有觀望態度。盡管關注的人不少,但真正落實來做的人,卻并不多。不過,光伏發電有著重大的意義,對環境的保護,新能源開發利用,資源的合理配置都有著不可小覷的幫助。
現在多數置辦家庭分布式光伏發電的人員,基本上是光伏產業的從業者或者是環保能源的提倡者。他們希望可以推廣和促進光伏產業的發展。不僅僅可以解決能源危機,還可以防止火電污染環境,也有利于防止資源浪費。
作為“北京居民賣電第一人”,任凱告訴記者,他從事光伏產業的發展,而今國內光伏產業并不太景氣,他希望能從個人開始推動國內對光伏產業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