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地區待了超過兩年的時間,孫會江第一次感受到無貨可供用戶的苦惱。
“光伏電站投資人的訂單已經擺在面前,但是我們的倉庫里卻沒有貨了。”孫是中國最大的組件企業英利綠色能源西北區的經理,他懊惱地告訴記者,這種情況在5月底時就已經出現。過去三年,英利西北公司銷售了超過890MW的組件,今年預計銷量超過1GW。
遭遇類似窘境的不僅僅是英利一家,據記者了解,阿特斯陽光、晶科能源、昱輝陽光等中國一線光伏企業目前均處于滿產狀態。一眼瞬間,過去2010-2012年三年中,債務高筑、多國雙反加身的中國光伏企業還一直活在破產的壓力中。
沒有人能夠預計,2013年是否就是中國光伏企業的翻身之年。但統計數據顯示,日前國內已發布2013年中報業績預告的國內30家光伏企業中,22家公司報出今年上半年業績預盈,占已發布業績預告公司總數的73.3%。
德意志銀行更是樂觀預測,從2013年開始,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進入“第三增長階段”。“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從0到100GW花了10年時間,而新的100GW將會在未來3-4年完成。”光伏分析機構Solarbuzz高級分析師廉銳告訴記者。
不過,應收賬款和高負債的陰影尚未遠離這個行業。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前十大光伏企業負債總額仍超過1000億元。全行業負債則超過3000億元,賽維LDK、尚德等一直為銀行所警惕。因而全行業欲繼續前行,融資瓶頸亟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