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埃塞俄比亞政府公布了該國東部地區總裝機容量為300兆瓦的3個太陽能發電站的中標者。此前,埃塞政府啟動了一項價值2.9億美元的風力發電項目,以及一項裝機容量為1000兆瓦的地熱發電項目。今年上半年,毛里塔尼亞和摩洛哥也啟動了新的太陽能發電項目。非洲最大經濟體南非2012年對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更是超過55億美元,成為二十國集團中可再生能源市場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預計,非洲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裝機容量總和將由2010年的28吉瓦提升到2050年的800吉瓦,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總容量的比例也將從2009年的17%提升到2030年的50%。來自烏干達的東南部非洲小農耕作論壇主席哈基姆?巴里瑞尼對本報記者表示,發展可再生能源將成為非洲國家緩解電力短缺頑疾最可行和有效的方法之一。以烏干達為例,目前仍有約70%的人口無法用上電。建設大型火力發電站造價高、周期長,相比之下,小型太陽能發電站完全有條件在農村地區推廣,可以滿足農村地區冷藏新鮮食物的需求。
多年來,電力短缺一直制約非洲經濟發展。南非《商業日報》的文章稱,非洲蘊藏著大量未開發的可再生能源資源。許多非洲國家全年平均光照日超過325天,覆蓋北非面積僅0.3%的太陽能發電設備就可以滿足整個歐盟的用電負荷;西非海岸有大量的風力資源,風速常常超過每秒11米;東非大裂谷蘊藏著約1.4萬兆瓦裝機容量的地熱潛能。但是,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報告指出,這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都非常低:2008年,非洲風力發電的裝機容量僅為476兆瓦,而全球的總和為9.39萬兆瓦;蘊藏在剛果河、尼羅河等河流的水力發電潛能僅開發出約5%;由于技術和融資問題,非洲大型太陽能發電站的數量目前還非常有限。
對于非洲國家來說,通過發展可再生能源緩解電力短缺的可行性,還在于其不斷成熟的技術和不斷下降的成本。南非《商業日報》的報道稱,受限于非洲石油煉制技術及石油管道等基礎設施滯后等原因,非洲柴油發電的價格在每千瓦時0.6~0.7美元,而風力發電每千瓦時的預計成本僅為0.1~0.15美元,太陽能則為0.15~0.25美元。
龍源電力集團南非項目公司負責人徐占認為,發展可再生能源對非洲國家來說可以一舉多得,在帶來經濟效應的同時,還能緩解當地社會的高失業率。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非洲國家要想加速獲取可再生能源帶來的紅利,需在確保國內政局穩定、降低投資者風險的同時,制定更具吸引力的多贏政策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