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認為是中國分布式光伏發展的元年,根據能源局下發文件,今年安排目標將達8GW。
而為摸清分布式光伏的發展狀況,近期,由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國合中心)、中電投經研院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參與的調研正在展開,此次調研的對象正是首批18個分布式光伏項目。
與此同時,針對分布式項目建設的基金也在全國遍地開花,協會、企業、政府部門,都在探索建立分布式光伏基金的道路。國合中心國際能源研究所推動的光伏啟動基金也正在就基金模式和采信與各部門進行溝通。
分布式光伏基金扎堆成立
調研組的負責人,國合中心國際能源研究所所長王進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到目前為止,調研組已經走訪了18個調研項目中的12個,項目已經開始陸續開工。但正式的調研報告還未完稿,調研小組將在調研結束后,經各相關部門及各方專家討論并最終形成正式報告后,適時公布。
“就調研情況看,目前部分園區已經建成或部分建成投產,一些園區已經陸續開始施工建設!蓖瑫r他也坦言,分布式光伏電站投資建設,碰到一些困難,但困難也在逐步解決之中。
而在這些困難中,融資難是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坝捎陧椖勘旧淼娘L險未能有效規避,相關銀行正在積極論證貸款風險管控機制,推動‘項目貸款’政策,某些銀行可望近期有所突破。”王進向記者透露。
今年8GW的分布式光伏電站的目標,對于整個行業,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也是巨大的挑戰。如何融資完成這部分電站建設,是一個難題。目前,建設電站一般采取30%自有資金和70%貸款的模式,而由于分布式光伏電站目前還缺乏商業穩定性,所以無論政策性銀行還是商業銀行目前都沒有針對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項目貸款”特別政策。光伏電站貸款都還須依賴于傳統的抵押和擔保模式,難以發揮金融杠桿對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引導和推動作用。
與此同時,行業內的人大都認同分布式電站投資是一塊大蛋糕。如歐美國家,分布式光伏電站投資回報長期穩定,既適合大眾投資又適合專業投資,既被銀行“項目貸款”所喜愛,又容易被證券化為各類金融產品為社會投資人持有,因此,設立光伏基金被認為也是融資的有效途徑之一。
考慮我國是分布式光伏電站元年,配套政策尚不協調,相關執行細則尚未出臺,加之國內環保壓力陡增,未來五至十年內分布式光伏電站投資這塊蛋糕有無限的想象空間,以致一些龍頭企業和機構都在籌建各自的檢測體系和商業模式,以期做成自己的基金。
保利協鑫一位內部人士就向記者表示,協鑫目前正在主導一個租賃公司來推進分布式項目,做融資租賃!斑@是一種項目融資方式!痹撊耸拷忉尩。
另一家光伏下游企業聯合光伏則首先嘗試了眾籌的模式,籌集基金1000萬。航天機電則是和建銀國際合作,成立一個光伏產業基金。而工商聯旗下新能源商會目前也在籌集一個做電站投資和收購的光伏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