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嘉興市分布式光伏電站建設頗有建樹,“嘉興經驗”已被國家能源局予以肯定。有當地干部稱:“光伏產業的根本出路在于啟動國內終端市場。”筆者以為此言有點過了。
且不言光伏產業的根本出路在技術進步,單從市場方向選擇而言,筆者以為:國內市場事關生存,國際市場事關發展。今日之中國光伏,生存不是問題,如何強化國際競爭力才是問題,中長期看,強調國際市場導向才是上策。2011年以來,中國光伏國際市場占有率未有提高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而這又不無國內市場擴大因素影響。
2011年時,中國光伏產品已經做到99%出口,占據全球市場60%以上份額,全球十大企業中中國占了六家。遺憾的是,從那時到2014年上半年,這一格局未有進展,產品出口比例下降為70%。近日有國際專業機構統計數字顯示:自2011年以來,中國光伏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已連續兩年未出現明顯增長,2013年甚至出現了下滑,較2012年相比下降了1%。并明確指出中國的生產商作為一個整體是全球光伏市場的明星團隊,有跡象表明他們增速正在放緩。今日之中國光伏,已經完全沒有了2004年開始的每年100%的出口增長,到2008年一舉成為最大出口國的氣勢。
與此同時,國家為了幫助處于“雙反”困境中的中國光伏,全力推動光伏國內消費市場。2011年前,國內市場幾乎為零,其后每年以100%以上的幅度增長,2013年達到10GW,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電站安裝國,2014年目標為14GW。客觀上,企業出口比重大幅下降,2013年電池組件內銷比例從2010年的15%增至43%。嘉興一光伏企業內銷份額,更從過去的30%攀升至50%。
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實際結果是:2013年,全球光伏安裝量增長15%以上,我國太陽能電池組件出口量與2012年相比下降11.1%,出口額同比下滑20%。
作者:紅煒 來源:能源網-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