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中,北京首發《碳排放權抵消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允許控排單位使用經審定的碳減排量履行年度控制責任。 9月2日頒布的《管理辦法》由北京市發改委和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聯合發布。《管理辦法》的諸多規定極具創新性
在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中,北京首發《碳排放權抵消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允許控排單位使用經審定的碳減排量履行年度控制責任。
9月2日頒布的《管理辦法》由北京市發改委和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聯合發布。《管理辦法》的諸多規定極具創新性。節能項目的碳減排量可成為碳抵消項目的一類;經備案但未簽發的森林碳匯獲提前入市資格;工業氣體和水電項目則被排除在北京碳市之外,津、冀等地獲碳抵消項目優先權等。尤其節能項目碳減排量的準入門檻、交易標的、對碳市的潛在影響都成為了業內熱議的話題。
節能項目獲雙重激勵 《管理辦法》規定,節能項目的節能量可根據對應能源種類的碳排放轉換系數,轉化為碳減排量,用于抵消控排企業的碳排放。
試點期間,節能項目類型包括但不限于:鍋爐(窯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綠色照明改造、建筑節能改造等,且采用的技術、工藝、產品先進適用,暫不考慮外購熱力的節能項目。
記者了解,基于項目的節能量交易也是北京市“十二五”期間的重點工作內容之一,上述項目類型或全部涵蓋。
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洪繼元表示,結合合同能源管理體系的建設,北京市在萬家企業中同時開展了節能量交易和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將用市場手段推動節能改造和林業碳匯,進一步發揮節能與減排的協同效應。
據悉,節能量交易目前仍以國家和地方配套的財政獎勵或補貼為主要方式。2014年,上述類型的節能項目若滿足相關的細節要求并審核通過,可根據實際節能量,享受工業類項目600元/噸標準煤,非工業類項目800元/噸標準煤的獎勵。
清華大學能源環境與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希良說,“北京的節能獎勵資金相比其他省市處于較高的水平。”他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工業較少且能效水平較高,節能難度和成本隨節能空間的壓縮而升高,所以需要更多激勵。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北京企業節能成本在3000元/噸標準煤左右,有些項目已高達5000-6000元。
作者:李雪玉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