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一份表明期待已久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標準的制定已近尾聲并有望在年底發布的外泄文件被國內各大網站爭相轉載。中國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的設計已歷時近5年,因相關方的利益沖突而遲遲未能出臺。與此同時,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市場繼續發展。 文件全文
9月24日,一份表明期待已久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標準的制定已近尾聲并有望在年底發布的外泄文件被國內各大網站爭相轉載。中國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的設計已歷時近5年,因相關方的利益沖突而遲遲未能出臺。與此同時,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市場繼續發展。
文件全文并未公布,但某些關鍵部分,例如詳細列出風力、太陽能、以及生物質能發電購電目標、以及要求各省市自治區分別在2015、2017、和2020年輸入或輸出的余額的指標表格被一一公布。所有目標均以發電單位(億千瓦時),而非裝機容量單位表示,這表明了政府希望通過可再生能源配額政策來促進電力的使用和互動,而非單純提升裝機容量投資的決心。文件中沒有關于發電和電網企業的新目標可供比較。
盡管保持相對一致,但新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目標要高于“十二五”目標,而預測太陽能發電量更是較政策目標赫然高出30%。這可能是因為鑒于當前裝機容量,政府看好發電量會超越“十二五”目標。另外,可能也反映出利用率假設的差異,即中國政府的實際利用率假設可能比彭博新能源財經的預測更為激進。
最后,我們不確定這些外泄文件是否會獲得批準并在今年發布。該文件目前只經過了國家發改委的審查。即便正式實施,如果沒有清晰的執行機制,其對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的影響也將微乎其微。
作者: 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