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幾萬元在自家屋頂建個“家庭發電站”,不僅用電不用愁,多出來的電還可以賣給電網,這不是一舉多得的事嗎?然而記者調查了解到,雖然政策給力,前景看好,但現實卻是實現“屋頂發電站”的美好愿景還很遙遠。 居民屋頂未得到最大程度利用 
花幾萬元在自家屋頂建個“家庭發電站”,不僅用電不用愁,多出來的電還可以賣給電網,這不是一舉多得的事嗎?然而記者調查了解到,雖然政策給力,前景看好,但現實卻是實現“屋頂發電站”的美好愿景還很遙遠。
居民屋頂未得到最大程度利用 去年12月,鼓樓區豪紳嘉苑小區內的朱天梅家庭太陽能光伏屋頂電站通過驗收且并網發電,這是我市第一家居民用電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形式并網發電。此事經本報報道后,有不少市民表示對屋頂發電很感興趣,并咨詢了相關辦理事宜。
然而一年過去了,記者從市發改委提供的分布式電源項目并網業務受理情況明細表中看到,2014年我市僅新增1戶家庭安裝了屋頂光伏電站系統并實現并網發電。與此同時,還有21家自然人處于已受理還未并網的狀態。
想建“家庭發電站”困難重重 在市發改委提供的這份明細表中,記者看到在所有申請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個人中,只有3戶家庭是在市區,其余大多分布在豐縣、新沂和睢寧等縣區。
市區居民想要建個“屋頂發電站”真的那么難嗎?市民夏先生是去年看到本報相關報道后,第一個給記者打電話咨詢的。11月12日,記者和夏先生取得了聯系,他在電話中表示,由于自家房子也是別墅,他立即同徐州供電公司取得聯系并咨詢了相關事宜。得到滿意答案后,夏先生本以為要實現自家屋頂發電的愿望了,可沒想到小區物業讓他征詢其他業主的意見,周圍鄰居都沒有意見他才能建“個人電站”。
“這事遭到了樓下鄰居的一致反對。”夏先生無奈地告訴記者,認為發電設備會產生各種污染和噪聲,是鄰居一致反對他的原因。
此外記者了解到,不少分布式光伏電站還存在著質量問題多、售后服務跟不上的情況。一位市民告訴記者:“分布式光伏發電設備從幾千元到十幾萬元價格不等,這本身就讓人難以選擇。售后服務質量更是良莠不齊,若是對這方面不熟悉很容易上當受騙。”這位“發燒友”告訴記者,最好購買正規廠家生產的設備,以免花了大價錢最后還要吃虧。
作者:孫盈 來源:中國徐州網-徐州日報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