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全球對太陽能的熱情再一次地高漲,但絲毫沒有動搖博世集團退出太陽能光伏發電業務的決心。 隨著Solarworld和臺灣中美晶集團分別對其光伏發電業務的收購,博世集團在2014年初停止生產硅錠、硅片、光伏電池及相關組件,正式退出了這個曾經熱火朝天的行業。根據2013
盡管全球對太陽能的熱情再一次地高漲,但絲毫沒有動搖博世集團退出太陽能光伏發電業務的決心。
隨著Solarworld和臺灣中美晶集團分別對其光伏發電業務的收購,博世集團在2014年初停止生產硅錠、硅片、光伏電池及相關組件,正式退出了這個曾經熱火朝天的行業。根據2013年1月公布的數據,2012年博世太陽能事業部帶來的虧損約10億歐元。
“我們并不認為太陽能光伏是一個不好的行業。”10月末,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能源與建筑技術業務部門負責人斯蒂芬·哈通在北京接受記者專訪時,否認了“博世看衰太陽能行業”的觀點。
2013年3月,博世集團發表聲明稱,考慮到全球性太陽能市場的產能過剩帶來的持續虧損,公司最早會在2014年初結束太陽能相關業務。同樣也是太陽能業務負責人的哈通在當時表示,盡管在過去幾年中采取了廣泛的措施來降低制造成本,但是依然無法抵消價格大幅下滑40%所帶來的虧損。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哈通重申了“供過于求”對博世太陽能光伏發電業務的影響,他認為,當時的全球市場供應已經兩倍于需求,因而導致博世難以達到既定利潤率。
盡管哈通沒有提及,但一個更加深層次的背景是,中國和歐盟太陽能企業的貿易糾紛仍然在上演。2012年,歐盟委員會啟動了對歐盟從中國進口的太陽能電池板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涉及金額高達210億歐元。盡管雙方以“價格承諾”的形式達成了“友好解決方案”,但這一爭端并沒有結束。
對于這個已經有128年歷史的大型工業制造集團來說,穩健是持續增長的關鍵。能源生產巨額的投入、市場的波動和無法預測的風險讓博世選擇了駐足觀望。不過,目前,博世仍然在保留了太陽能熱力技術。
2013財年,博世全球銷售額增長3.1%,達到461億歐元。公司預計,2014年財年,這一增速約為3%~5%。
現在,哈通也將他的工作重心轉移到了博世集團四大事業部之一的能源和建筑技術事業部上。該事業部包括了與熱力技術以及安防技術相對應的子公司。
不過,相較于博世其他三大事業部,能源和建筑技術事業部目前的規模并不大。2013年,該事業部銷售額為46億歐元,增幅為3.9%,占集團業績的比例約為10%。哈通告訴記者,他的目標是到2020年將該事業部的銷售額提高到80億歐元。
但是,在過去的一年里,博世的采暖和制冷業務在歐美傳統發達市場的業績并不樂觀;反而在東歐、非洲、亞太等新興市場取得了較快增長。哈通希望,地緣遼闊的中國能給事業部的業績增長帶來動力。他說到,在歐洲,博世更多考慮到的是采暖需求。而在中國,冷的區域需要采暖,熱的區域需要制冷。同時,快速增長的經濟也帶來了龐大的新增建筑,因此,能源和建筑技術的需求會非常大。
2013財年,博世在華合并銷售額為 412億人民幣,約占集團總銷售的12%。亞太市場目前是博世業務增長最快的市場。
眼下,新興市場的空間正在進一步擴大。11月12日在華簽署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表示,中國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作者:江旋 來源: 一財網
責任編輯:gao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