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條細則中,還要求民營銀行的發起人不應是礦產業、房地產以及“兩高一剩”的限制性行業,比如鋼鐵、平板玻璃、光伏等行業的企業。
有首批已經“落地”的民營銀行股東方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對于首批發起設立民營銀行的股東,雖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內部掌握的參考標準也是大股東凈資產不低于100億,實際控制人凈資產不低于50億元”。不過這個標準也不是一個硬性的指標,只是參考指標,如果發起人其他條件都很好,也是可以彈性掌握的。
多名接近監管機構的人士也表示,凈資產只是一項參考指標,而作為民營銀行的發起股東,“優中選優”也符合監管意圖。根據監管部門此前的表態,民營銀行發起設立家數不再設限,“成熟一家,設立一家”,同時防止一哄而起。
民營銀行發起受理正式開閘后,各界翹首期盼誰將獲得第二輪的首張牌照。
近日,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7月14日(上周二),在銀監會組織召開的由各銀監局和各省市金融辦參與的民營銀行相關業務培訓會上,銀監會傳達了民營銀行發起設立的“十二條細則”,具體文件或在月底下發。
據與會人士透露,對于東部發達地區,要求原則上兩三家主發起人凈資產之和不低于100億元,實際控制人凈資產不低于50億元。不過這并非硬性標準,只是參考標準,且在經濟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將適當放開。
不管門檻高低,投資人對民營銀行的發起熱情依然不減。另據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最新申請上報的民營銀行家數已經達到52家,其中較為成熟的有10家左右。
隱形門檻or彈性指標?
有首批已經“落地”的民營銀行股東方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對于首批發起設立民營銀行的股東,雖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內部掌握的參考標準也是大股東凈資產不低于100億,實際控制人凈資產不低于50億元”。
該負責人表示,監管此舉主要是考慮大股東的實力,及是否有持續出資能力,比如銀行發生風險后能否及時恢復和處理等。不過這個標準也不是一個硬性的指標,只是參考指標,如果發起人其他條件都很好,也是可以彈性掌握的。
今年6月底,銀監會出臺《關于促進民營銀行發展指導意見》中也對民營銀行發起的股東要求做了明確的規定,要求民營銀行的發起股東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和有效的組織管理方式,具有良好的社會聲譽、誠信記錄和納稅記錄,具有較長的發展期和穩定的經營表現,具有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和資金實力,財務狀況、資產狀況良好。
借鑒試點經驗,指導意見中保留了民間資本發起設立民營銀行的五項原則:有承擔剩余風險的制度安排;有辦好銀行的資質條件和抗風險能力;有股東接受監管的協議條款;有差異化的市場定位和特定戰略;有合法可行的恢復和處置計劃。
分析人士認為,主發起人“共計百億的凈資產和實際控制人50億元的凈資產”對大多數民營企業來說門檻都比較高,能滿足條件的大約十來家。除非主發起人為上市公司或者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按照市值來計算,否則實際控制人凈資產達到十億數量級的則更少。
記者根據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不完全統計,目前已公告擬發起設立民營銀行的公司有22家,其中嚴格按照“凈資產之和不低于100億,實際控制人凈資產不低于50億”的標準的話,符合條件的的確不多。
如,三一重工、漢森制藥、永清環保作為聯合主發起人的擬發起籌備的“三湘銀行”,截至今年一季度,僅三一重工的凈資產就達到了233.61億元。
此外,金發科技、御銀股份和佳都科技擬聯合發起設立的“花城銀行”也滿足前述條件。截至2015年年一季度末,金發科技的凈資產達到了65.54億元。
7月11日,上市公司和邦股份公告稱,將與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新希望、紅旗連鎖(002697)等企業共同發起設立民營銀行。目前,和邦股份的凈資產已經達到47.92億元,再加上實力雄厚的新希望,滿足凈資產的條件為大概率事件。
不過隨后的7月13日,和邦股份公告又稱,“民營銀行(籌)項目目前尚處于初步磋商階段,參與主體、注冊資本、經營范圍等事項均尚未確定,各方也尚未達成任何初步意向,公司最終能否入股、入股金額及入股比例等均不確定”。
更多民營銀行呼之欲出
不過,多名接近監管機構的人士也表示,凈資產只是一項參考指標,而作為民營銀行的發起股東,“優中選優”也符合監管意圖。根據監管部門此前的表態,民營銀行發起設立家數不再設限,“成熟一家,設立一家”,同時防止一哄而起。
在指導意見中還明確的指標有,“最近3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年終分配后凈資產達到總資產30%以上,權益性投資余額不超過凈資產50%”等。
此外,據知情人士透露,在十二條細則中,還要求民營銀行的發起人不應是礦產業、房地產以及“兩高一剩”的限制性行業,比如鋼鐵、平板玻璃、光伏等行業的企業。
據悉,目前,不少省市銀監局已經啟動民營銀行申設的前期輔導工作,主要是對股東資質進行篩選,同時對擬設民營銀行的可行性、合法性等進行論證。
按照申請程序,發起人向擬設地銀監局提交申請,當地銀監局受理并初步審查后,在報銀行會申請并決定。銀監會自收到完整申請材料之日起4個月內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書面決定。這就意味著不少機構將很快獲得結果,新的民營銀行也將“呼之欲出”。
作者:李玉敏 張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