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石油巨頭在可再生能源發展上打退堂鼓,不足以動搖中國發展可再生能源、實現能源結構多元化的決心,反而提醒我們在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上必須既積極又穩妥。中國不能像國際石油巨頭和能源企業那樣,受資本逐利性的驅使,在可再生能源投資上打退堂鼓,對此必須有清醒認識。 世界五大石油巨頭中的四家——?松梨凇⒀┓瘕、英國石油
世界石油巨頭在可再生能源發展上打退堂鼓,不足以動搖中國發展可再生能源、實現能源結構多元化的決心,反而提醒我們在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上必須既積極又穩妥。中國不能像國際石油巨頭和能源企業那樣,受資本逐利性的驅使,在可再生能源投資上打退堂鼓,對此必須有清醒認識。
世界五大石油巨頭中的四家——?松梨、雪佛龍、英國石油、荷蘭皇家殼牌,近年相繼宣布退出可再生能源,到目前,唯有歐洲第三大石油公司道達爾還沒有表態。這促人思忖:世界石油巨頭為何在可再生能源發展上打退堂鼓?
正如雪佛龍公司的前可再生和分布式能源業務部總監在離職前所言:“當核心的石油和天然氣業務非常成功和賺錢時,公司很難找到充分理由投資再生能源!倍鳥P中國副總裁安杰邏博士則稱:“公司在光伏領域沒有競爭力,退出光伏是正確的選擇。”荷蘭皇家殼牌也表示:“可再生能源業務的盈利能力不足以支撐起殼牌的財務報表”。?松梨诟呛敛谎陲棧诮衲5月的年度董事會上,當股東問及為何公司不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投入更多資金時,其CEO雷克斯˙蒂勒森直言:“因為我們不想把錢白白扔進水里!
有專家曾分析測算,與同類技術相比,可再生能源生產成本比化石燃料高得多。比如發電技術,若以燃煤發電成本為1,則小水電發電成本約為煤電的1.2倍,生物質發電(沼氣發電)為煤電的1.5倍,風力發電成本為煤電的1.7倍,光伏發電為煤電的11-18倍。高成本、高價格,無疑是制約可再生能源技術商業化和推廣應用的最大障礙。以賺錢為基本追求的西方石油巨頭,從不來錢的可再生能源領域退出,不足為怪。
曾經,世界各國尤其是歐盟、英國、美國、丹麥、澳大利亞等國家都確立了以新世紀、新能源、新政策為主題的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并紛紛建立以立法為基礎,出臺了一些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體系。201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補貼達到965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然而,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財政困難,加之技術進步使風電、光伏發電的成本顯著降低,一些國家開始下調可再生能源上網電價或減少財政補貼,同時增加對可再生能源設備及發電的稅負,對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力度減弱。政策的不連續性,加上原油進入低價時代,可再生能源的高成本劣勢進一步凸顯,令石油巨頭感到無利可圖,這就必然促使其紛紛打退堂鼓。
作者:李北陵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