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電價處負責人侯守禮表示,將改革光伏發電價格形成機制并完善補貼標準,建立補貼逐步下調機制,直至取消補貼。
原標題:光伏行業的微利時代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作者:劉夢飛
近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電價處負責人侯守禮表示,將改革光伏發電價格形成機制并完善補貼標準,建立補貼逐步下調機制,直至取消補貼。
行業人士表示,上述表態,并沒有太多的新意,只不過進一步確立了一個共識。既在電力體制改革確立及還原電力商品屬性這一大背景下,作為仍然享受電價補貼的光伏發電,必須丟掉“暴利”甚至是高利潤的幻想,而要徹底的進入一個收益率相對穩定的時代,也不排除是“微利”時代。
熟悉的微利
實際上,“微利”對于光伏行業來說,并非陌生詞匯。自行業寒冬啟動開始,行業“微利”已持續多年。或許,相對于停產倒閉的諸多被“洗掉”的行業企業而言,微利已算最佳結果。更何況,不論是光伏發電所在的電力行業還是與光伏發電相關的制造業,微利本就是行業的合理選擇。在新能源逐步替代傳統能源的道路上,微利已成為主題,暴利早已不在,只有穩步前行,才能持久遠。
根據侯守禮的介紹,光伏電價補貼將集中在兩個方面,改革光伏發電價格形成機制以及完善補貼標準,建立補貼逐步下調機制。
對于前者,將現行的根據電站所在資源區制定標桿電價的模式轉變為上網標桿電價或市場交易價格與定額補貼兩部分,將現有差價補貼向定額補貼轉變,同時鼓勵光伏項目參與市場競價,強化市場競爭在發電價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對照來看,這一調整與現行的分布式電站補貼方式類似,這也意味著其針對的主要是大型地面電站,未來兩者的補貼方式將一致。
對于后者,侯守禮表示,將考慮價格政策銜接、項目建設時期不同等實際情況,初步考慮制定差異化光伏發電補貼標準,并伴隨產業技術進步,逐步下調光伏發電補貼水平,直至取消補貼。對于業界而言,補貼標準下調也是在意料之中,其最大的關注點在于下調的幅度。而以今年的例子來看,未來幾年的下調幅度可能會超過預期。根據發改委發布的通知,光伏發電2016年標桿電價I類資源區調整為0.80元/千瓦時、II類資源區0.88元/千瓦時、III類資源區0.98元/千瓦時,明顯要低于此前流傳的征求意見稿中的電價標準。
作者:劉夢飛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