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問題,正演變為光伏發電項目頭上的一頂“緊箍咒”,這或許將促進電站開發方式由“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
原標題:用地監管趨緊 光伏電站告別“粗放”模式
來源:新華網
土地問題,正演變為光伏發電項目頭上的一頂“緊箍咒”,這或許將促進電站開發方式由“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
近日,一則與光伏電站項目用地相關的信息,再次引起了業內對于土地問題的關注。
在這份由國土資源部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光伏發電用地有關事項的函》中,再次對光伏發電項目利用農地的相關事項進行了確認。即:對使用農地建設光伏電站的情況,均應按建設用地管理。這也就意味著,這類項目的土地要履行相應的劃撥、轉用、征收等一系列復雜的手續。
資料顯示,早在2015年9月份,在國土部、發改委等幾部委下發的《關于支持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用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就已經明確,光伏、風力等發電項目占用農地的,所有用地部分均應按建設用地管理。因此,對比來看,國土部辦公廳此次下發的通知,無非是對原有政策的延續和強調,并非出臺新的政策。
對此,有業內人士人為,對原有政策再一次予以明確和強調,恰恰表明了這件事的重要性。當然,也不排除可能有企業存在打擦邊球等違反規定的地方,從而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因此予以再次強調。
未來,很可能會加大對已出臺規定的落實情況的檢查,這必然意味著針對光伏項目占用農地的情況的監管將越來越趨緊。
實際上,不止是農地項目,占用林地的光伏項目也不例外。早在去年,國家林業局就已經發布了《關于光伏電站建設使用林地有關問題的通知》,對林地的使用以及“林光互補”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和說明。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農地、林地等用地政策的監管趨嚴,原來不算“多大個事兒”的土地問題,很可能將成為制約光伏發電項目規模化開發的一個主要因素。除了將因此增加相應的土地獲取手續,還很有可能會推動土地成本的上升。
他認為,種種政策跡象已表明,光伏發電項目開發的“粗放式”模式已經沒有市場,向高效、集約化的“精細化”模式轉型已成必然選擇,這包括通過優化設計減少光伏電站對土地的利用以及應用更加高效的系統組件等。
作者: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