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中旬,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公布了《售電公司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和《有序放開配電網業務管理辦法》,標志著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持續深入;此后11月上旬發布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組建相對獨立和規范運行的電力交易機構,建立公平有序的電力市場規則,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電力市場;將在2018年底前完成售電側市場競爭主體培育工作”。伴隨著電力市場開放水平不斷提高,能源互聯網建設持續推進,電力市場用戶選擇權將逐步放開,多元化的售電主體快速涌現。
原標題:電力市場產品多元化發展趨勢展望
來源:中國能源報
作者:孫祥棟
2016年10月中旬,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公布了《售電公司準入與退出管理辦法》和《有序放開配電網業務管理辦法》,標志著我國電力市場化改革持續深入;此后11月上旬發布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指出:“組建相對獨立和規范運行的電力交易機構,建立公平有序的電力市場規則,初步形成功能完善的電力市場;將在2018年底前完成售電側市場競爭主體培育工作”。伴隨著電力市場開放水平不斷提高,能源互聯網建設持續推進,電力市場用戶選擇權將逐步放開,多元化的售電主體快速涌現。
國際經驗表明,在售電側競爭放開的初期,降低價格是售電公司獲取新用戶的最有效途徑。如2013年的美國JD Power電力行業居民用戶滿意度調查顯示:選擇新售電商的用戶中,64%是因為更低的價格。當前我國電力市場直接交易中的“高低匹配出清”機制直接降低了交易用戶的購電成本。
伴隨市場運行模式的不斷健全,售電公司需要進一步采取差異化的產品和定價策略,電力市場產品將不斷多元化。在進行售電業務的同時,售電公司將圍繞電能這一同質化品種,逐漸開發拓展多樣化的產品和服務形態:
一、綜合用能服務。綜合用能服務可以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方面出發,通過能源網絡、信息系統、綜合管理平臺以及相關增值服務,實現信息流、能源流和價值流的交叉互動。
供給側的主要服務形態包括:分布式供電/熱(通過為用戶提供分布式發電、熱泵供暖設備,收取發電和供暖收益)、碳交易(微電網中分布式能源供應模塊可通過參與碳交易市場獲得收益,實現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需求側的主要服務形態包括:儲能設備租賃(為用戶安裝儲能設備,逐步回收儲能設備安裝相關費用,并獲取一定利潤)、信息服務(通過智能裝置分析用戶用電動態,為用戶提供設備維護及更換等相關建議)。
二、能源托管服務。能源托管服務是針對用能企業提供的能源管理咨詢服務,通過對用能設備的購進、使用以及利用效率、用能方式等方面進行承包式管理,為用能企業提供相關技術支撐和設備更新,最終達到節能和節約企業能源使用成本的目的。
在為用戶提供電能的同時,售電公司在積累相關節能技術、人才、管理以及維護經驗的基礎上,可為相關能耗企業提供短期或中長期能源托管服務,并從企業節約的能源使用成本中按比例收取一定費用。
三、電力金融。電力行業具有峰谷差大、負荷預測難的特征,電力商品還具有劃分種類便捷、交易規模大、參與交易者多等期貨商品的特質。在電力行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的過程中,為了實現對電力市場的風險管控,保障電力行業穩定運行,國外較為成熟的電力市場均推出了相應的金融衍生品。建立一個包含遠期合約、電力期貨和電力期權在內的電力金融市場是電力市場發展的必然方向。
在電力金融市場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售電公司一方面可有效對沖電力價格的市場波動風險,另一方面依托自身電力行業專業知識的積累,積極拓展電力金融衍生業務,不斷滿足電力用戶的相關金融服務需求。
綜合來看,未來電力行業的市場化程度將不斷提高,與其它行業的關聯互動不斷加強。電力行業的產品也將由電能這一同質化品種,拓展為包括電能、綜合用能服務、能源托管服務和電力金融等更為多元的產品和服務種類。價格方面,在競爭的初期,電力市場的用戶成本僅包含電價,將逐漸下降;在競爭的中后期,隨著電力市場的產品與服務不斷多元化,電力市場的用戶成本加成了綜合用能服務等相關服務費,將呈緩慢上漲趨勢。
(作者單位:國網能源研究院)
作者:孫祥棟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dongyiq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