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10年迅猛的產能擴張后,晶體硅電池目前已穩居全球光伏電池八成市場份額。但以瑞士歐瑞康太陽能為首的薄膜電池制備設備供應商對改變這一市場格局,仍信心滿滿。
在日前上海舉行的第五屆太陽能光伏大會上,歐瑞康太陽能推出其據稱可將成本降低到每峰瓦0.5歐元的第二代ThinFab生產線。據歐瑞康太陽能產品開發部門總監Arno Zindel介紹,跟以往生產設備相比,這條第二代薄膜電池生產線最大的優勢是總體持有成本可以降低50%,并在第一代生產線的基礎上將每峰瓦發電成本從1歐元左右降低到現在的不足0.5歐元。其生產效率方面也大為提高,由第一代生產線滿負荷產能60兆瓦提升到現在的120兆瓦,這意味著客戶端的產品成本大大下降。
Arno Zindel表示,產品成本是客戶更為看重的因素。由于目前晶硅電池材料的價格基本到了底部,下降空間有限,其加工工藝在過去20年里也日趨穩定和成熟,單從加工成本來看,已難有進一步的下降空間。因此這一低于每峰瓦0.5歐元的生產設備,一定會讓有更多的客戶感興趣。
據介紹,新的ThinFab生產線在第一代生產線的基礎上進行了多項技術改進與整合,包括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PECVD)設備、透明導電氧化物(TCO)和激光技術,更薄的電池結構和10%的穩定組件效率,基于簡化新型后端設備的新低壓組件設計,以及能源回收時間縮短至不到一年等。
在光電轉換效率這一關鍵數據上,該生產線的轉換效率是10%,仍然遠低于晶硅電池。但歐瑞康太陽能業務發展經理Sumeet Gupta認為,其整體解決方案不但將客戶總體持有成本降低,在能源效率也就是最終發電成本方面,同樣也具有很強的競爭力。“電池轉換效率的提升當然重要,但相比而言,降低發電成本是驅動光伏規模化應用更為重要的一個因素。而這正是歐瑞康公司競爭優勢之所在,我們能夠幫助客戶降低他們在生產太陽能電池板上面的成本。”Sumeet Gupta自信地說。
技術的可升級,或許是讓歐瑞康更為自信的地方。歐瑞康認為,這不僅能夠充分支持客戶進行大規模的生產,而不用考慮技術升級帶來的設備落后擔憂,還能幫助客戶降低技術換代帶來的設備升級成本。
歐瑞康的自信,當然更是來自于對未來市場發展趨勢的判斷。Sumeet Gupta表示,目前薄膜電池市場呈現出較快的發展速度,年增長保持在25%-40%左右,而整個太陽能光伏市場的發展速度更快,包括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崛起,決定了未來全球光伏市場的應用需求會非常巨大,具有低成本優勢的薄膜電池技術一定會迎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