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2017年中國光伏發電裝機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其中分布式光伏呈現爆發式增長,2017年全年,預計全國新增光伏裝機50GW,其中分布式裝機超20GW。
原標題:透視分布式光伏盛景
分布式光伏在2017年的爆發,毫無疑問是整個光伏發展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堪稱前無古人的壯舉。“全民光伏”的熱鬧景象背后,是亮眼的增長數據,分布式光伏在新增光伏市場中的占比由12%躍升至36%。有研究機構認為,2018年的分布式光伏有望在增速和新增裝機規模上雙雙超越地面電站。
1月3日,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正式印發《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補充通知》,要求各地區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最遲均應在上半年全部啟動。
兩部委新年伊始的發文,讓分布式交易試點成為行業寄予厚望的又一發力點,再添新期待。多家研究機構預測,隨著去年底國家發改委《2018年光伏發電項目價格政策的通知》中下調電價的相關要求落地,今年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增速將趨于理性。
潛在市場集中在分布式
《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底,國內太陽能發電裝機要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裝機要達6000萬千瓦以上,而2016年底分布式累計裝機僅為1032萬千瓦,剩余將近5000萬千瓦的巨大市場空間集中在分布式光伏。
分布式光伏分為工商業分布式和戶用分布式,工商業分布式起步遠遠早于戶用光伏,戶用光伏市場則在2017年才出現“群雄爭霸”的場面。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全年市場上共有30家以上的戶用系統品牌,設備企業包括漢能、天合、晶科、協鑫、陽光、阿特斯等,投資企業則以中民智薈、正泰、航天機電等為代表,也有EPC企業,比如特變電工、晴天科技、比高等,形成從龍頭光伏企業到小型經銷商,再到居民家庭的“全民光伏”市場。除了一直以來支撐光伏行業向前的眾多民企以外,中環等大型國企、央企也正式進入或者有意向進入戶用光伏市場。
毫無疑問,成本和補貼雙降,使得限制光伏行業發展的天花板越來越高,更大的市場空間正在逐步釋放。 實際上,支持分布式光伏發展的政策早已在2013年、2014年密集出臺,而在醞釀三四年后終于爆發。談及背后原因,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認為歸因于兩大方面,她說:“一是2016年光伏地面電站的指標逐步開始競價,導致大量中介機構失去存在價值,作為地方資源的重要整合者,這支隊伍迅速轉戰分布式市場,從開發地面電站轉型到開發屋頂光伏。二是分布式收益上升,2016年分布式的補貼沒有同步下降,投資人能夠擔負起這些中間方的費用。”
作者:董欣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