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初的致辭中,我們曾將清潔能源領域與十五、十六世紀的偉大探險進行類比。人們知道有巨大的機會在等著他們,同時也將面臨特殊的危險和不確定性。 2017年,清潔能源領域的“艦隊”經歷風雨,在駛向“黃金國”的路途中更進一步,盡管這段航程中所有的風暴都襲來。 投資 與此前連續七
在2017年初的致辭中,我們曾將清潔能源領域與十五、十六世紀的偉大探險進行類比。人們知道有巨大的機會在等著他們,同時也將面臨特殊的危險和不確定性。
2017年,清潔能源領域的“艦隊”經歷風雨,在駛向“黃金國”的路途中更進一步,盡管這段航程中所有的風暴都襲來。
投資
與此前連續七個年頭一樣,2017年的全球清潔能源投資勢必將達到2500億至3500億美元之間,甚至很有可能超過去年的2875億美元。我們再一次看到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顯著下降,由此2017年將再次見證新能源裝機總量創造新的紀錄。
電力拍賣
全球電力拍賣中的清潔能源電力平均成交價持續巨幅下降。11月份,墨西哥的光伏拍賣創造了最新成交記錄20.77美元/MWh,陸上風電的平均成交價格則為18.60美元/MW. 10月份,印度陸上風電拍賣的平均成交價格為40.52美元/MWh(不考慮匯率波動)。在海上風電領域,英國今年9月份舉辦的電力拍賣(預計2022到2023年投入使用)中,獲勝的供應商出價較2015年水平下降了50%。
新興市場
2017年,更多新興市場成為了新的清潔能源投資目的地。僅在2017年前三季度墨西哥就實現了總額為56億美元的清潔能源投資,阿聯酋為24億美元,阿根廷為17億美元,埃及為13億美元。
新的紀錄
此外,2017年還迎來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企業電力采購,及可爭議的史上規模最大的風場改造(荷蘭Wieringermeer地區規模高達350MW的項目);最重要的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單個國家年度光伏裝機記錄(中國新增超過50GW的光伏容量)。
電動汽車
2017年,全球電動汽車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總銷量極有可能首次突破100萬輛大關,較上一年度不足70萬輛的成績取得了大幅提升。比當下銷量更值得關注的是2017年出臺的一系列淘汰燃油車的公告,具體包括:荷蘭計劃在2030年起禁止燃油車上路;印度計劃在“未來13年內”禁止純內燃機車型上路淘汰燃油車;英國和法國的計劃時間均為2040年;中國也流露了類似的傾向,但尚未確定最終日期。盡管目前電動汽車在全球汽車總銷量中的比例仍不足2%,但未來勢必將趕超燃油車。
在彭博新能源財經2017年的報告中,我們繼續看好電動汽車的發展,并將其在2040年全球輕型汽車總銷量中的占比預測從35%提高到53%。此外,我們還將2040年風電和光伏在全球總電力產出中比例從30%提高到34%。彭博新能源財經的訂閱用戶,可在我們的《電動汽車長期市場展望》和《新能源展望》報告中獲取更多信息。除了彭博新能源財經,國際能源署及一些大型石油公司在電動汽車和清潔能源的發展方面的觀點向同一方向移動,目前來看這并非偶然。不斷提升的清潔技術的競爭力,以及認為未來成本繼續下降的觀點,均促進了這些改變。
基礎成本可再生能源
在2017年年初,我們預測關于所謂的“基礎成本可再生能源”的探討將繼續深化。“基礎成本可再生能源”的度電成本不僅在電網中具有競爭力,且顯著低于所有其他類型的能源。2017年,隨著風電和光伏發電成本再創歷史新低,這一討論的確已經愈演愈烈。
電力市場改革
目前能源系統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如何推廣風電和光伏發電以使他們在每一個電力市場中都分得一小塊兒市場份額,而是在于如何改革電力市場的規則以使得更多非常廉價的多元化的可再生能源電力整合到能源系統中。“電力市場設計”已經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我們在2017年5月份發布的一篇VIP Comment及白皮書中探討了這一話題。
2017年的可再生能源整體表現不錯。我們曾在2017年初的預測中表示:“我們小小的艦隊將繼續前行,盡管不會一番風順,但情況也不會與2016年有太大變化。”結果的確如此。
2018
那么,2018年的情況將如何呢?現在,我們很難對未來幾年感到100%的放松,即使目前世界能源和交通系統的最終發展方向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清晰。
其中一個原因在于:可再生能源和低排放運輸系統的發展可能會加速,但也可能像以往一樣受到政治力量的阻礙。一些新興市場也許能夠進入快車道,但也很容易被“清理出局”。例如,南非通過拍賣機制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該國2012到2015年間的清潔能源投資規模曾高達154億美元。然而,在2017年,南非的清潔能源投資很可能止步于1億美元出頭的水平,這是南非國家電力公司拒絕與新建可再生能源項目的開發商簽署購電協議造成的。
更讓人憂心的是,在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這不僅意味著國際社會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的巨大挫折,而且還會一點點侵蝕美國本土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基礎。首先,美國政府提出為可以現場保留原料90天的發電資產(指煤電和核電)提供補貼;其次,得到機會對進口光伏組件征收更多關稅;最后,國會還在積極推動稅制改革,而風電容量享受“生產稅抵免”(PTC)和光伏容量享受的“投資稅抵免”(ITC)政策均有可能受到影響。
目前為止,這些事態的發展尚未直接將可再生能源置于舉步維艱的處境,但絕對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無論如何粉飾,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舉措,從取消電廠的限排規定,到稅制和貿易政策改革,再到國際外交政策,事實上都在傳遞著一個消息:美國選擇保留國內的老舊燃煤發電機組,而不是進行脫碳改造。
清潔能源面臨的并非只有政治阻力。事實上,世界各地均存在大量燃煤發電容量,這意味著電力市場的改革并不是只要新增一個途徑就夠了,特別是在煤炭資源豐富的時期。今年以來,全球海運煤炭價格從2016年的低點開始回升。全球碳排放項目預計,2017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上升2%,這也是過去4年來的首次上升。
2017年末的市場并不平靜,如果整體經濟環境有所惡化,清潔能源和運輸領域的投資情況也勢必會受到牽連。目前來看,國際金融市場比以往任何年份都更加瘋狂,在世界各地,利率等指標已經上漲或即將開始上漲。僅2017年一年,標普500指數的漲幅就高達19%。此外,在其他一些更為特殊的市場中,無論是達芬奇作品拍出4.5億美元的天價,還是比特幣一路高歌猛進,從年初的952美元飛漲至令人震驚的18000美元,似乎都預示著金融泡沫即將破滅成空氣。
然而,在新年的一片祥和愉悅之中,我們也不必過于憂心忡忡。長期來看,清潔能源和交通運輸領域將繼續受益于利好環境。技術變革的步伐正在加速,特別是在電力儲存和機器學習領域,且過去十年中,我們經歷的改變多為量變而非質變。
(本文為彭博新能源財經于2017年12月20日發布VIP Comment《Long-Term Clean Energy Optimism, Short-Term Caution》的中文精編版,作者為彭博新能源財經顧問委員會主席Michael Liebreich. )
作者: 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
責任編輯:wutongyu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