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們分享了杭州國電能源環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鄭毅先生對于光電建筑市場主要問題的分析(參見《鄭毅:光電建筑市場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文)。本文將從技術、商業應用、項目資源開發、投資等角度分享他對于光電建筑各發展維度的認識與思考。鄭毅認為,光電建筑的發展分為起步、融合與成熟三個階段。進入成熟階段后,光伏電站的概念將
此前,我們分享了杭州國電能源環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鄭毅先生對于光電建筑市場主要問題的分析(參見《鄭毅:光電建筑市場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文)。本文將從技術、商業應用、項目資源開發、投資等角度分享他對于光電建筑各發展維度的認識與思考。
鄭毅認為,光電建筑的發展分為起步、融合與成熟三個階段。進入成熟階段后,光伏電站的概念將基本消失,產品門類將多元化、精細化、訂制化;應用領域將全面覆蓋城鄉,成為評價建筑品質、綠色建筑的重要指標;資源開發將更多表現為眾多類型光電建材之間的品質、性能、藝術表現力等更高層面的競爭;投資主體將以工商業地產投資商為主,光電建筑的光電部分將不再具有可流動交易的資本屬性。
技術路線發展分析
起步階段:光伏電站的概念較為濃烈,發電作為主要功能予以描述。
在制造層面,產品門類較為匱乏,晶硅類組件制造廠商主攻光伏屋面系統,薄膜類組件制造廠商主攻光電幕墻及光伏瓦應用,產品工業設計嚴重不足。
在系統集成應用方面,傳統建筑設計公司對光電產品技術特征認知不足,按照制造廠商提供的系統集成路線簡單應用,被動參與、缺乏創新。光電產品及其系統缺乏建筑行業相關認證,相關規范標準未能覆蓋光電建筑全部領域。技術進步的推動力以光伏組件制造廠商的產能釋放、自發推動為主。
融合階段:光伏電站的概念迅速弱化,新型光電建材的概念占據主導位置,發電作為主要附加功能予以描述。
在制造層面,產品門類逐步多元化,晶硅類組件制造廠商專注于光伏屋面系統,薄膜類組件制造廠商相關產品逐步全面應用于建筑外圍護結構,與建材相關制造標準加速融合,產品工業設計得以重視。
在系統集成應用方面,傳統建筑設計公司對光電產品技術特征廣泛認知,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主動應用,推動制造廠商的系統集成技術進步。光電產品及其系統主動獲取建筑行業相關認證,相關規范標準與建筑行業標準加速融合并基本覆蓋光電建筑全部領域。設計與制造共同推動技術進步。
成熟階段:光伏電站的概念基本消失。
在制造層面,在產品門類多元化的基礎上,進入精細化進程,同類產品形成差異化,小批量、多批次、訂制化成為常態。與建材相關制造標準全面融合,產品工業設計作為獨立的技術力量、差異化競爭條件、產品附加值的保障而得以高度重視。
在系統集成應用方面,傳統建筑設計公司不僅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主動應用,并且能夠提出創新的應用場景及其特定的功能需求,倒推工業設計研究以及制造廠商的產品、系統集成技術進步。光電產品及其系統獲取建筑行業相關認證成為必備條件,相關規范標準與建筑行業標準全面融合并覆蓋光電建筑全部領域。設計創造廣泛的應用需求,以需求拉動集成與制造,應用端的放量帶動集成與制造端的百花齊放,設計成為拉動全產業鏈技術進步的主要力量。
商業應用路線發展分析
起步階段主要有兩大方向:
一是從屋面分布式光伏電站技術移植、變化而來,以晶硅組件為主,構成建(構)筑物的外圍護結構,主要表現為光伏車棚電站及以一般機械加工類為主的工業建筑光伏屋面系統形式。
二是以薄膜組件為主,進入玻璃幕墻系統,構成建(構)筑物的外圍護結構,主要表現為民用建筑的光電幕墻、光電采光穹頂(或屋面)、光伏瓦等形式,與建筑行業融入程度相對較高。
融合階段:
伴隨光伏行業逐步深入融入建筑行業,鑒于晶硅類光電產品的建筑藝術表現力不足,其在光電建筑市場份額逐步萎縮,而薄膜類光電產品迅速拓寬應用領域,應用領域覆蓋包括外墻體在內的建(構)筑物的全部外圍護結構,市場份額占據絕對優勢地位。
產品和應用領域的多元化、細分化以及建筑師的廣泛參與,形成光電建筑在建筑行業的時尚風潮,是商業應用路線在這一階段的主要表現形式。
成熟階段:
經過融合階段,伴隨全社會的廣泛、正確認知,應用領域從建筑物系統化、規模化地應用擴展到城市光電小品、公交站臺、景觀、游廊、圍墻等領域,形成城鎮的全面覆蓋、鄉村的廣泛應用,光電建筑作為評價建筑品質、綠色建筑的重要指標予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