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來看,光伏裝機未來發展空間巨大。2017年中國新增裝機超預期,帶動全球2017年的新增裝機達到約102GW。光伏裝機成本仍然在快速下降中,未來日照條件好的區域將陸續進入平價上網時代,帶給光伏裝機巨大的增長空間。2018年受中國政策影響,全球新增裝機可能會出現自2012年以來的第一次下滑,但2019年起預計將重回增長。
2010-2017年不同國家光伏電站安裝成本下降比例
2017年國內光伏實現新增裝機約53GW,同比增長53.45%。這也是繼2016年34.54GW的高基數上再次取得較快增長的裝機成績。細分來看,2017年分布式光伏裝機19.44GW,同比增長了近3.6倍,分布式光伏成為拉動我國光伏新增裝機的主要力量。國內光伏新增裝機超預期的原因一方面在于“630”電價下調帶來的搶裝潮,另一方面來自于分布式裝機的快速增長,在成本下降和轉換效率提升的驅動下,終端電站的收益率保持較高的水平,因此下游的電站裝機熱情高漲。
2017年底能源局公示第三批領跑者基地,包括10個應用領跑者基地合計5GW與3個技術領跑者基地合計1.5GW。目前10個應用領跑者都已經公布中標結果,各個中標單位也已經開始陸續發布采購招標公告,除了這5GW項目以外,第二批領跑者中大約1GW項目未能在2017年實現并網,預計也將在2018年內并網,因此領跑者項目在2018年有望合計并網6GW。能源局下發的2017-2020年的指標中,每年安排的領跑者項目為8GW,第三批目前公布的項目是6.5GW,剩余的1.5GW作為激勵機制預留規模,根據評估情況對按要求按期并網發電、驗收合格且優選確定的電價較光伏發電標桿電價降幅最大的3個基地增加等量規模接續用于應用領跑基地建設。由于技術領跑者項目和激勵預留項目的順延,2017年并網的領跑者規模預計低于8GW,但2018-2020年每年領跑者項目的并網有望達到8GW。
從領跑者中標的技術類型來看,單晶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在5GW中單晶項目達4232MW,占比近85%。從細分技術領域來看,PERC技術占據主導地位,PERC合計中標量達3274MW,在總招標量中占比達65%;其中單晶PERC中標量為2901MW,在PERC中標量中占比達88.6%。如果以雙面作為技術分類,采用雙面技術的中標量合計為2583MW,在總量中占比達52%,其中單晶PERC雙面的中標量為1452MW,占比近30%。
第三批領跑者技術路線
根據能源局數據,2017年國內風電新增裝機并網量15.03GW,同比下降22.1%,已經連續兩年下滑。隨著電價下調預期、棄風限電改善等因素的共同促進,預計國內風電新增裝機在2018-2020年間能夠有所回暖。
風電上網標桿電價調整(2018年)
2018年電價調整政策要求2018年1月1日前核準的項目必須于2019年底前開工建設,才能執行2018年前電價,而且此次電價下調幅度較大,運營商有動力在電價調整之前進行建設,利好未來幾年的裝機。截至2017年底,有67.3GW已核準項目尚未吊裝,這部分項目搶開工的意愿較強,預計2018-2020年的年均新增裝機有望恢復至25GW以上。
2017年,中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1.3億千瓦,占全部發電設備容量的比例為7.3%,同比提升2個百分點。光伏發電量在全部發電量中的比重,從2016年的1.1%提升到2017年的1.8%。光伏發電裝機結構進一步優化,分布式光伏在光伏裝機中的比重達到23%,同比增加10個百分點。
中國累計光伏裝機(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