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機構Solarbuzz 7月12日在上海發布光伏設備季報顯示,用于晶硅鑄錠到組件和薄膜面板制造的光伏設備資金支出預計在2012年迅速下降至76億美金,相較于2011年預期創紀錄的142億美金年度降幅為47%。這將影響光伏設備廠商在2011年下半年的營收和對2012年業績的預期。
在光伏市場受各國政策影響下,市場需求及價格波動更大時,整個行業無論是投資熱情及市場競爭帶來的行業洗牌都將同步發生。無論是光伏設備商以及光伏產品生產商都將受“馬太效應影響”,屆時一線廠商的機會更大。
晶硅設備商受沖擊更大
Solarbuzz監測的數據顯示,2011年第二季度設備資金支出為36億美金,較上一季下降3%。此前該機構已經發布報告預期今年2季度光伏設備投資將見頂,從目前2季度實際的數據來看,也再次證實了這點判斷。
這是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來第一次呈負增長,同時,光伏設備訂單出貨比在2011年第二季度也降至平均水位之下,延續著自2010年第二季度高位之后環比下降的走勢,也反映了2012年擴產計劃的減緩導致新增設備訂單下降。兩方面因素顯示出,光伏設備資金支出正在進入一個轉折點。
Solarbuzz資深分析師Finlay Colville表示,2010年光伏設備廠商呈兩位數增長的訂單與營收,是二線晶硅廠商激進的擴產與新一輪薄膜投資建設的結果。在2010與2011年人為造成的設備資金支出高峰以在短期內投入生產,但卻與行業長期的需求趨勢相悖。
這其中,晶硅電池和組件的設備廠商將受到最大的沖擊,預計2011年第四季到2012年第二季營收下降幅度依次為21%、12%、與37%。隨著第二輪薄膜投資周期在2011年下半年趨于結束,薄膜設備資金支出也將面臨相同的下降趨勢。只有那些上游產品組合完備和市場份額高的晶硅設備廠商能免受2011年上半年設備訂單下滑的沖擊。
Solarbuzz報告樣本中涉及產業中超過350家晶硅電池與薄膜電池片廠商,所有數據按季度更新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