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場調研公司IHS iSuppli所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德國的市場需求終于將出現強勁反彈。這一情況并未如大多數人所預料的那樣在第三季度內出現,在經歷了上半年較弱的安裝形式之后,各政府的上網電價補貼率并未在年中時出現下調。
較弱的市場需求和產能過剩情況使得產品價格出現了持續的下跌,引發了關于需求彈性何時反彈等問題的種種猜測。德國的光伏安裝量預計在2011年可達到5.9GW,同比2010年的7.4GW下降了20.4%。
安裝量總數字的下降在業內來看也許并不是什么積極的因素,但是持續至今的較弱的需求態勢卻意味著對于供應商和安裝商來說在年底前將可出現一個小型的業務高峰。
需求量的頂峰預計將出現在具德國下調上網電價補貼率15%后的三個月后。
然而,據這家市場調研公司稱,供應鏈或可成為發展的一個瓶頸。
“由于第三季度的需求呆滯,各中國主要供應商紛紛在第三季度降低各自的工廠開工率。”IHS市場調研公司高級總監兼首席分析師亨寧·維希特博士(Dr. Henning Wicht)表示,“正由于此,一些中國供應商或許無法及時擴產以滿足德國市場的需求上漲。在出貨期只有六周的條件下,這些供應商僅有極短的一段機會將其產品運抵德國。”
維希特博士表示,德國市場內的一級和二級組件制造商與各批發商間的關系十分緊密,因此可很好地應對小規模的趕貨狀況,而那些非品牌或低端供應商則或許無法良好應對,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在現貨市場進行銷售,并由于地域上的運輸距離而很難完全抓住機會將市場動態資本化。
據IHS公司稱,總體來看,全球光伏安裝量在2011年預計可增長21.7%,并在2012年將增長速度降至13.7%。
然而,德國市場的安裝量預計將出現連續幾年的下跌,并在明年下降15.3%至5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