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多地“限電”現象頻現,行業內外對“限電”的產生原因及解決措施議論紛紛。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今冬明春的電力和煤炭供應的安排部署,10月1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1439號文件進一步深化煤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并以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官宣了全部工商業用戶取消執行了多年的目錄銷售電價。自2015年新一輪電力體制
今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多地“限電”現象頻現,行業內外對“限電”的產生原因及解決措施議論紛紛。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今冬明春的電力和煤炭供應的安排部署,10月11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1439號文件進一步深化煤電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并以新聞發布會的形式官宣了全部工商業用戶取消執行了多年的目錄銷售電價。
自2015年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以來,終端銷售電價“雙軌制”一直是阻礙電力全面市場化最大的“攔路虎”。雖然國家發改委于2019年在《全面放開經營性電力用戶發用電計劃有關要求的通知》(1105號文)中就明確了經營性電力用戶的發用電計劃原則上全部放開,至今仍有大量的經營性(工商業)電力用戶仍未參與市場。而電力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其消費體驗的無差別性使得用戶僅對實際到戶電價的高低敏感,在計劃形成的目錄銷售電價和市場形成的市場化交易電價的比較中作出是否參與市場的抉擇,電力用戶甚至形成了市場化等于降電價的市場認識。
然而,隨著煤炭等原材料價格的瘋漲和電力價格的“天花板”限制,煤電企業生存環境持續惡化也成為了本次電力短缺的重要成因之一。隨著經營性用戶目錄銷售電價的全面取消,用戶也就被全面推向市場,迎接“能跌能漲”的市場電價。電網企業代理購電作為1439號文提出的引導用戶從計劃電到市場電過渡的重要舉措倍受關注。
10月2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于組織開展電網企業代理購電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電網企業代理購電的具體要求、方式流程和保障措施。筆者學習以后,分享以下五點認識。
一、有關電網企業代理購電性質的認識
長期以來,電網企業一直承載著電力統購統銷的職能,因此市場化改革至今仍有諸多電力用戶存有“電網企業”仍是“供電局”,電價僅由政府定的認識誤區。此次電價改革后雖保留了電網企業代理購電方式,但是代理購電與統購統銷有明顯的性質區別。
統購統銷意味著用戶沒有選擇權,只能通過電網企業購電,價格由政府決定;而代理購電屬于市場行為,用戶可以自主選擇是否參與,價格由市場決定。此外,通知明確將不斷縮小電網企業代理購電范圍,說明電網企業代理權是“過渡性”措施,并非制度性安排。所以全體經營性電力用戶終將直接參與市場,向發電企業或售電公司購電。
二、有關電網企業代理購電電價水平的認識
由于電網企業特殊的市場地位和巨大的市場體量(含代理購電和保障性用戶),其直接參與對市場公平性的沖擊是備受關注的問題。從通知明確的電網企業代理購電價格形成機制來看,無論是掛牌交易接受月度集中競價平均價格或是場內集中交易接受市場出清價格,都盡可能在制度層面降低因電網企業導致其壟斷地位對市場價格的影響。
通知明確電網企業代理購電同樣需要預測用電量和典型負荷曲線,并承擔因偏差電量造成的損失。因此,電網企業代理購電享有與售電公司和其他用戶享有同等的市場地位,同樣需要隨行就市。這也意味著用戶通過電網企業購電也未必能比直接參與市場購電獲得更便宜的價格。
三、有關電價形成機制的認識
通知中對代理購電用戶形成機制的明確對下一個階段電力市場化的改革方向有指引作用。其中,代理購電價格明確包含輔助服務費用,代理購電需要按要求執行分時電價等措施的實施將能更真實地反映符合電力系統生產規律的真實成本,有利于還原電力的商品屬性,通過價格更好地引導用電行為,提高系統運行效率和經濟性。而對自然月購售同期和為保障性用電的新增損益的要求將有利于減小和厘清購銷電量不平衡和交叉補貼這兩個存在已久的電力市場化改革難題。
四、有關售電市場發展方向的認識
由于電網企業在市場規模、信息、人才等諸多方面具有碾壓性優勢,售電公司對于電網企業入市一直抱有“狼來了”的心態。但本次通知的落地,釋放了兩個有利于售電市場進一步健康發展的信號。
一是對電網企業的信息公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確了電網企業發布代理用戶相關預測數據和實際偏差、采購電價結構及水平、市場化機組剩余容量等信息公開的責任。在電網企業代理購電規模的不斷減小的過渡階段,售電公司將獲得難能可貴的學習機會。
二是對電網企業和電力交易機構的監管強化。通知明確將電網企業和電力交易機構的信息公開不規范、電費結算不及時以及運用壟斷地位影響市場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重點監管和查處。
五、有關用戶入市的認識
由于之前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一直被視作改革紅利的釋放,因此參與交易的用戶資格也受到了嚴格要求和審核,只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節能減排政策的電力用戶經審核通過才能進入市場。隨著經營性用戶的全部入市,工商業用戶的市場準入審核有望取消,僅有普通經營性用戶和高耗能經營性用戶的區別。
通知的正式發布,既是煤電階段性矛盾的偶然結果,也是新一輪電改6年多來的必然產物,更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經路徑。在中國電力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必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作者系重慶市配售電行業協會秘書長,重慶理工大學能源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陳曦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