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來,國內光伏發電行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由于近幾年來的過度投資與擴張,幾乎給光伏產業帶來了滅頂之災。這個產業轉冷為暖還要多久?
瘋狂擴張
在電力供應越來越緊張的時候,人類把目光瞄上了太陽,就是利用光伏效應,使太陽光射到硅材料上產生電流直接發電。由于這種發電方式沒有什么污染,因此受到世界各國的歡迎。
在這樣的局面下,包括高純多晶硅原材料生產、太陽能電池生產、太陽能電池組件生產、相關生產設備制造等的光伏產業開始在世界范圍內迅速崛起。
光伏行業的瘋狂從前幾年一路走高的多晶硅價格就可以看出端倪。在七八年以前,國際市場的多晶硅價格只有是20~30美元1公斤,但是到了2007~2009年多晶硅狂熱的時候,其價格甚至被爆炒到300~400美元1公斤,也正是這種價格的暴漲,讓國內眾多頭腦發熱的企業一頭扎進了光伏行業。
由于歐洲光伏市場的拉動,從2004年開始我國光伏產業迅速崛起,連續5年增長率超過了100%,2008年就躍居全球第一大光伏組件制造國。
一時之間,天陽能發電屋頂、車頂、家庭太陽能電池等一些未來美好生活的遠景也開始出現在很多中國人的夢想和追求中。
嚴冬考驗
但隨著近兩年來的全球經濟震蕩、歐債危機惡化下的市場萎縮,大躍進式發展導致產能過剩的光伏產業開始急劇萎縮。此后,整個產業開始遇冷,直到現在,光伏行業在德國、美國及中國依舊還沒有走出寒冷的冬天。有數據表示,截至目前,德國幾乎100%的光伏制造企業倒閉,美國倒閉的比例則有70%~80%,而中國也有20%~30%,剩下的也基本全線虧損。
為了應對挑戰,全球第四大半導體硅片生產商、世界最大的太陽能服務提供商之一的美國MEMC公司也不得不采取全球性裁員、降低產能等一些舉措。另外由于許多企業經營面臨困境,甚至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在國內,一些企業則是有政府的背后支持,才沒有落到破產的境地。而現在國際市場上多晶硅的價格,則又回到了30美元左右,完全回到了七八年以前的狀態。
前幾年,在光伏太陽能風頭正盛的時期,很多人從拓日新能、天威保變、特變電工等光伏產業相關股票中賺了個盆盈缽滿,但也有很多在瘋狂期涌入的投資者把自己推進了痛苦的深淵。
未來投資機會在哪
盡管目前光伏產業依舊危機重重,該行業的一些重點上市公司均處于虧損狀態,但從長遠來看,隨著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和其產品普及應用的加速,這個行業依舊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就目前來看,雖然該行業的這輪周期性調整可能還要延續一段時間,但是很多分析認為,大概在兩年以后就會得到好轉。
對幸存下來的企業而言,前幾年的瘋狂擴張并不是十分遙遠的記憶。企業未來就是在走上快速發展的良性軌道時,也需要時刻記得先前教訓。否則,前幾年的覆轍就會再度上演。
對國內的很多光伏發電企業而言,現在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是,現在我國光伏電網接入仍未形成標準,因此光伏電力未能全部上網,使得光伏產業上游具備的規模優勢,未能順利促進下游應用環節的投資,這就使得我國無法全面推廣光伏發電應用。如果這個問題將來得不到解決,光伏產業的發展就會受到很大的羈絆。
當然,對股票投資者而言,如果是出于長線的考慮,未來這個行業依舊有著很大的投資價值,但問題是:在將來這個行業再度崛起之時,你是否能夠充分抑制住貪戀,是否有敏銳的市場嗅覺,以便在風險來臨時能夠跑得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