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時間碳管家網訊:2022年2月,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來華訪問,期間,中阿兩國發布《關于深化中阿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表示將繼續擴大貿易規模,積極鼓勵推動貿易多元化,在綠色發展、數字經濟、北斗導航、科技創新、教育、農業、地球科學、公共傳媒、核醫學等領域將開展新的合作。
阿根
雙碳時間碳管家網訊:2022年2月,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來華訪問,期間,中阿兩國發布《關于深化中阿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表示將繼續擴大貿易規模,積極鼓勵推動貿易多元化,在綠色發展、數字經濟、北斗導航、科技創新、教育、農業、地球科學、公共傳媒、核醫學等領域將開展新的合作。
阿根廷油氣資源相對豐富,可再生能源發展具備較大開發潛力。近年,阿根廷提出針對能源的發展措施,一是到2025年將可再生能源在電力消費中的比重提高至20%,二是重啟核電建設,大力發展頁巖氣。上述能源政策,既是阿根廷解決國內經濟頑疾的藥方,也是中阿兩國的合作契機。
從世界第七到入不敷出
20世紀早期,阿根廷一度是世界第七富有的國家。但是,不穩定的經濟政策、過低的儲蓄率和落后的國際競爭力將它“拖回”中上收入國家的行列。
2013~2017年,阿根廷經濟出現過短暫的震蕩上升期,該國GDP從2013年的5520.25億美元增至6436.29億美元,增幅達到16.6%。從2018年開始,阿根廷經濟出現連續下滑,到2020年,該國GDP已經降至3892.88億美元,較2017年下降39.5%。
阿根廷的財政問題是入不敷出。自1950年以來,該國幾乎每年都有巨額財政赤字――除了2000年開始的大豆出口價格飆升那幾年。在馬克里政府保守領導下,這一赤字水平平均約為每年經濟產出的5%。為了彌補差額,阿根廷經常超發貨幣,或從國外借美元,或兩者兼用。阿根廷是一個貿易保護主義經濟體,它很難通過出口創造足夠的美元來償還美元債務,因而當債權人要求更高的利率時,債務支付變得不可持續,進而整個體系發生崩潰。
物價方面,高通貨膨脹率是阿根廷經濟數十年的頑疾,盡管阿根廷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抑制通貨膨脹的措施,但收效不佳。2013~2020年,阿根廷長期出現10%以上的CPI同比增幅。產業結構方面,服務業為阿根廷的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較為穩定。財政收支和外債余額方面,2006~2008年,國家財政處于盈余狀態;2019年,阿根廷政府財政赤字率為3.76%。基礎設施方面,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發展水平最高,公路、鐵路、航空和海運均以首都為中心,向外輻射,形成扇形交通網絡;通信方面,阿根廷擁有現代化的通信設施和條件,不僅郵政網絡較為健全,固定和移動電話普及率也是拉美國家中最高的。根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阿根廷通網率約為79.9%,手機使用率約為84.3%。
從石油沃土到頁巖熱土
阿根廷石油儲量較為豐富。近年來,阿根廷石油探明儲量基本維持在20億~25億桶,截至2020年年底,阿根廷石油探明儲量約為25億桶,位居南美洲第三,占世界石油探明儲量的0.1%,儲采比為11.3年。
此外,阿根廷的頁巖油氣儲量非常豐富,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估算,阿根廷大約擁有270億桶技術可開采石油和802萬億立方英尺的頁巖氣。烏肯省的瓦卡穆爾塔(VacaMuerta)頁巖區是全球第四大頁巖油資源區,其頁巖油技術可采資源量約為162億桶。這一地區也被認為是全球最有發展潛力的頁巖區之一,與美國鷹灘巖區的相似程度很高。
阿根廷天然氣資源同樣豐富,截至2020年年底,天然氣探明儲量約為0.39萬億立方米,位居南美第二,僅次于委內瑞拉(6.26萬億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氣探明儲量的0.21%,儲采比為10.1年。天然氣主要位于內烏肯(Neuquén)等氣田。
能源供給方面,1990~2019年阿根廷一次能源供應呈現倒“L”形走勢。其中1990~2015年,阿根廷一次能源供應總量持續增加,2015年處于歷史峰值,約為3432.71拍焦耳,然后開始回落。
從一次能源供應結構看,阿根廷能源結構是以天然氣、石油為主,生物燃料和廢棄物、水能等為輔的多元結構。新能源在一次能源供應中占比(0.63%)不足1%。
從石油生產方面看,2013~2018年阿根廷石油年產量基本呈現下降趨勢,從3020萬噸/年降至2750萬噸/年,年均降幅約為1.75%。根據阿根廷能源秘書處的數據,2020年,阿根廷石油產量為48萬桶/天,其中13.4萬桶/天用于出口。與2019年相比,2020年的石油總產量下降了2萬桶/天。
阿根廷正在審查能源部門的監管框架,目的是提供更大的市場確定性,并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以提高石油和天然氣的出口產量。鑒于阿根廷面臨更多潛在的經濟挑戰,聯邦和省級政府希望能源、采礦和運輸等關鍵經濟行業發揮更大的作用。當下,阿根廷政府推動能源行業對標農業,成為出口的又一推動力,為經濟增長創造外匯和投資。
阿根廷天然氣供應基本保持增長趨勢,主要由瓦卡穆爾塔頁巖和致密氣產量的增加驅動。阿根廷天然氣產量從2013年的346億立方米增至2019年的416億立方米。2020年天然氣產量出現明顯減少,為383億立方米,同比下降8.0%。目前,阿根廷天然氣產量居南美洲第一位,占全球天然氣產量的1.0%。隨著產量的增加,阿根廷恢復了通過管道向鄰國智利和巴西出口天然氣,并開始出口液化天然氣。阿根廷第一批液化天然氣出口貨物于2019年6月6日從近海Tango號浮動液化裝置(FLNG)運出。
盡管天然氣是阿根廷主體能源,且該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頁巖氣儲量,但其仍需要依靠進口液化天然氣(LNG)滿足國內需求。
能源消費方面,2013~2017年阿根廷一次能源消費總量基本維持在3.6艾焦耳(EJ)左右。2018年起,阿根廷一次能源消費總量開始下滑,到2020年,降為3.15艾焦耳,同比減少6.9%,基本回到十年前水平(3.11艾焦耳,2009年)。2020年,阿根廷人均一次能源消費量為69.7吉焦耳,同比減少7.7%。
近10年內,阿根廷天然氣消費均呈現上升的趨勢。但是伴隨國內一次能源消費的持續萎縮,以及能源轉型的有序推進,2019年起,該國天然氣消費出現了首次回落。2020年,阿根廷的天然氣消費約為439億立方米,同比減少5.6%,連續兩年出現回落。
隨著阿根廷天然氣開發的加快,該國煤炭消費基本處于萎縮態勢,從2013年的0.054艾焦耳降至2020年的0.032艾焦耳。
從天然氣出口看,阿根廷天然氣供需季節性矛盾較為突出。在較溫暖的月份(10月至次年4月),阿根廷的國內天然氣產量超過消費量,但在寒冷的月份(5月至9月),產量不足以滿足需求,這就需要通過管道和以液化天然氣方式進口天然氣。由于阿根廷并無地質上適宜的地層作為大型天然氣儲存空間,天然氣生產商必須關閉剩余產能以適應季節性消費模式。
與此同時,阿根廷的季節性需求模式使其能夠在亞洲主要液化天然氣消費國進口的高峰期出口液化天然氣。來自瓦卡穆爾的塔天然氣通過現有的管道網絡輸送到布蘭卡(Bahia Blanca)港,在全球首個浮式天然氣液化和存儲駁船設施Tango FLNG液化。這些管道曾用于從停泊在巴伊亞布蘭卡近海的FSRU運輸進口液化天然氣。要實現液化天然氣出口的增長,阿根廷或將需要對陸上液化設施、管道基礎設施以及使用更多的液化天然氣生產浮動船進行更多投資。
核電市場有望開啟
在過去幾年中,阿根廷電力供應呈上漲趨勢。2020年,阿根廷發電量為142.5太瓦時,在發生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下,該國發電量仍比上年增加2.1%。
阿根廷電力生產主要以天然氣發電為主,水能、核能和風能次之。截至2020年年底,天然氣發電量占比達到60.89%,水能發電量次之,占比為16.74%;核能發電量第三,占比為7.39%,風能發電量的占比為6.49%。化石能源(66.89%)仍然“主宰”阿根廷電力生產;可再生能份額持續提升,占比(25.73%)超過四分之一。由于天然氣供應的不確定性,目前阿根廷的燃氣發電面臨供應缺口。
可再生能源是阿根廷目前最有前景的工業部門。截至2020年年底,阿根廷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為1406.9萬千瓦,位列南美洲第二,僅次于巴西(1.50億千瓦),同比增長10.9%。2019年以來,隨著風能、太陽能發電裝機的持續增加,阿根廷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出現明顯增長,2019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同比增速為221.9%,盡管2020年受來水顯著下降影響,水電出力不足,但該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仍然達到了創紀錄的11.2太瓦時,同比增長74.9%。
核能在阿根廷能源結構中也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截至2020年年底,阿根廷核能累計裝機容量為164.1萬千瓦。發電量方面,2015~2016年和2018~2020年阿根廷核能發電量出現了兩次增長期。2020年,由于化石燃料價格高企以及水能出力不足,阿根廷核能發電量出現了大幅增加(同比增長26.3%),達到10.7太瓦時,為歷史新高。
阿根廷國有核電公司(NASA)是阿根廷電力市場第二大供應商。目前,該公司運營著3座核電站:阿圖查一號(36.2萬千瓦)、阿圖查二號(74.5萬千瓦)和恩巴爾賽(64.8萬千瓦)。此外,阿根廷正在建造CAREM 25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總容量為3.2萬千瓦。根據媒體報道,阿根廷重啟了2014~2017年與我國形成伙伴關系的洽談。政府間談判將達成新的“財務方案”,隨后將簽署建設協議,并有望在今年年中于阿圖查啟動首臺“華龍一號”機組的建設。
根據能源信息調查和咨詢公司Enerdata的數據,2002~2015年,阿根廷用電量增長強勁(4.5%/年),2015年后持續下降,2020年為124太瓦時。其中,阿根廷居民部門用電量最大(38%),領先于工業部門(37%)和服務業部門(24%)。
從電網建設看,阿根廷有兩個主要的廣域同步電網系統,分別是位于該國北部的阿根廷互聯系統(SADI)和南部的巴塔哥尼亞互聯系統(SIP)。自2006年3月以來,兩個系統被整合在一起。SADI地區的電力市場由MEM(Mercado Eléctrico Mayorista)管理。
從能源監管機構看,阿根廷能源秘書處(SENER)負責制定政策,而國家電力監管機構(ENRE)是設在能源秘書處內的獨立實體,負責應用1991年第26046號法律建立的監管框架,負責聯邦政府控制下的行業的監管和全面監督。
阿根廷電力批發市場管理機構 (CAMMESA)是批發電力市場的管理者,其主要功能包括現貨市場的發電運行調度和電價計算,電力系統的實時運行和電力市場的商業交易管理。
1960年成立的聯邦電力委員會(CFEE)在該領域也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專門針對電力業務的基金(即全國電力基金)的管理者,也是國家和省級政府關于電力工業、公共和私營能源服務問題的顧問,負責執行新項目和研究的優先次序,特許和授權。它也是電力行業立法修改的顧問。
阿根廷電力部門是南美洲最具競爭力的電力部門之一。然而,能源秘書處對阿根廷電力批發市場管理機構擁有否決權這一事實有可能改變競爭市場的運作。目前,發電、輸電和配電的職能是向私營部門開放的,但這三種職能之間的交叉所有權存在限制。當前,阿根廷法律保證接入電網,以創造一個具有競爭力的環境,并允許發電機為全國任何地方的用戶提供服務。
“頁巖氣經濟”將是首選
目前,阿根廷對外國投資實際已無限制,外國公司可以廣泛地、不受歧視地參與阿根廷私有化項目,包括通信、石油、電力、天然氣、運輸等國民經濟的主要領域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從政策支持方面看,在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方面,阿根廷前總統毛里西奧・馬克里在任時,曾大力助推可再生能源發展,并為該行業創造了相對有利的投資環境,包括向外國投資者開放阿根廷清潔能源拍賣活動。
早在2015~2016年,阿根廷政府先后頒布實施了27/191號法案和531/2016政府令,提出到2025年年底可再生能源在電力消費中的比例提升至20%的目標。但隨著費爾南德斯上任,其甚少提及風電和太陽能,而且再未舉辦過清潔能源拍賣活動,能源政策更傾向于化石燃料尤其是頁巖資源。
2021年11月,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發言強調阿根廷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巴黎協定》的承諾,表示阿根廷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一項國家政策,并詳細介紹了阿根廷政府為此采取的各項行動。他指出,為了推進必要的改革議程,必須拓展資金來源、推出新的全球規則及激勵措施。此外,有必要考慮建立生態系統服務支付機制,樹立環境債務的概念,并開展債務換取氣候行動。
可以推測,由于阿根廷目前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債務壓力巨大,其并未有足夠的勇氣扛起“脫碳”帶來的額外經濟負擔,頁巖經濟可能更符合當前該國資源的稟賦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
在推進油氣開發方面,2020年,阿根廷政府發布了《2020-2023年天然氣供需方案》。該方案的主要目標一是通過補貼天然氣價格,促進對天然氣的投資,二是滿足國家對碳氫化合物和替代天然氣進口的需求,三是保留天然氣行業就業崗位。據預測,該方案將為該行業保留數千個工作崗位,并能從進口下降中節省稅收。
同年,阿根廷政府還頒布了《幫助減輕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支持和特別貢獻法―天然氣勘探補貼》,該文件提出25%的稅收收入將用于天然氣勘探、開發和生產項目。這些資金將由阿根廷國有能源一體化公司(IEASA)和阿根廷國有能源公司(YPF)管理,期限不少于10年。
從自身發展條件方面,近年來,阿根廷可再生能源發展潛力較大。該國水電資源主要集中在安第斯山脈兩側,水能潛力巨大(約170太瓦時)。在春季融雪解凍和夏季期間,水電資源異常豐富。伊瓜蘇瀑布也是潛在水電開發地區。
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地區陸上風能潛力可觀,該區域風電理論裝機容量可達到5億千瓦,但由于風電開發相關資金支持和財政激勵不足,以及電力外輸基礎薄弱,該區域風電資源尚未得到有效地開發。此外,阿根廷海上風能的總體技術潛力達到驚人的25億千瓦,是南美資源最豐富的行業市場之一,甚至超過巴西(14億千瓦)和智利(11億千瓦)。阿根廷幾乎所有的大西洋海岸線都有強風,似乎這還不夠,它的水域在風速最大的區域也相對較淺(0~200米),這需要使用固定底部或淺浮動設備。目前,海上風電固定底部技術在歐洲和亞洲已經成熟,而且淺浮概念預計將在一些深水概念之前實現商業化,因而,阿根廷海上風能發展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阿根廷太陽能發展潛力同樣較大,全國陽光照射最好的地區是西北地區。除圖庫曼(西北地區)省、布宜諾斯艾利斯部分地區、火地島南部省份、圣克魯斯省和丘布特部分地區等特定地區外,該國幾乎所有地區的年輻照潛力都相當可觀。
當然,經過多年的合作,我們能看到中阿可再生能源合作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是阿根廷政局不太穩定,政府換 屆頻繁,這會造成項目同時面臨經濟和政治風險。比如,基塞水電站歷經7年仍處于建設階段;二是由于阿根廷通貨膨脹率長期高企,物價水平、勞動力及其他費用均有顯著增長,能源項目面臨成本增加的風險;三是項目所在地環境條件惡劣且基礎設施匱乏,這會給施工建設帶來極大困難。
(作者均供職于能研智庫)資料、數據整理/李曉平 李昌峰 陳靜
作者:成功 來源:能源評論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