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7年實施的《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接口技術規范》,其中要求:當戶用光伏接入規模超過25%時,配電變壓器應做相應改造;當發電量超過接入變壓器年用電量50%時,宜開展專題研究。
光伏整縣推進大潮中,大量投資企業在短時間內扎堆申報電網接入,對電網的容量及安全性會帶來較大沖擊,電網承載能力受到考驗。
“一窩蜂”建光伏
根據2017年實施的《戶用分布式光伏發電并網接口技術規范》,其中要求:當戶用光伏接入規模超過25%時,配電變壓器應做相應改造;當發電量超過接入變壓器年用電量50%時,宜開展專題研究。
光伏整縣推進大潮中,大量投資企業在短時間內扎堆申報電網接入,對電網的容量及安全性會帶來較大沖擊,電網承載能力受到考驗。
“一窩蜂”建光伏對農村電網帶來風險
對于電網承載力,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農電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電力公司原副總經理孔繁鋼提醒,整縣推進項目要有序推進,不能搞“大躍進”,否則農村電網存在垮掉的風險。
據了解,廣東韶關發改委暫緩備案,也是考慮到大量企業一窩蜂建光伏,需要重新規劃建設電網、更換變壓器。
專業人士介紹,分布式光伏并網主要考慮兩個限制因素:一是安全技術,過去電網公司在給一個地區分配變壓器容量的時候,主要參考的是這個地區的用電量,建立在使用火電等傳統能源的邏輯上,因此農村地區的變壓器容量較少。二是消納能力,每個地區的用電量有限,多余的電不能就地消納,如果外送則抬高了輸電成本。
專家介紹,隨著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農村配電系統將由原來的放射性無源網變為具有大量分布式電源的有源網,這屬于一種新型電網。這種背景下,傳統的農村電網將在消納能力、電能質量、配網自動化和繼電保護、數智化運營轉型等方面迎來挑戰,它要求對傳統電網進行升級改造,并對終端電站通過數字化平臺進行監測、控制,以適應新能源電力的波動,保持安全可靠。
除了技術挑戰,屋頂分布式光伏增多或給電網帶來更大經濟壓力。據了解,目前大企業在推廣戶用屋頂光伏時,主流模式是租賃屋頂,按照光伏板的塊數,每年給農戶租金,所以發的電都并入電網,獲取一定收益。但如果太多光伏發電上網,電網將面臨如何消納這么多電量的問題。
配電網的升級改造確!皯颖M接”
國家能源局明確提出,試點縣(市、區)電網企業要密切配合各地試點方案編制工作,加強對配電網的升級改造,切實保障試點地區分布式光伏的大規模接入需求,做到“應接盡接”。
電網企業要落實電力體制改革相關要求,把工作重點放在加強配電網升級改造和接網服務等方面,切實保障試點地區分布式光伏的大規模接入需求,確保電力消納。
在試點推進過程中,加強設備選型管理對保障分布式光伏發電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在日常工作和制定政策過程中,一直鼓勵和支持企業采用新技術和新產品,今后也將繼續引導企業采用安全高效、先進適用的光伏組件、逆變器、變壓器、監控系統等設備,提高設備和材料的安全性能。
2021年7月,國家能源局官網的一則留言提出多個問題:“駐馬店電網公司還在按變壓器容量的25%接入光伏發電,這樣的規定對碳達峰,碳中和不是一種限制嗎?”“為什么其它省市戶用光伏并網接入變壓器容量的比例可以放到80%,而我們這里一直卡在25%呢?”
對此,國家能源局回復稱:自2016年起,國家電網公司已實施最新企業標準《分布式電源接入電網技術規定》(Q/GDW1480-2015),代替此前實施的標準Q/GDW480-2010,取消了“分布式電源總容量原則上不宜超過上一級變壓器供電區域內最大負荷的25%”的要求。國家能源局將督促電網公司不得以超過公共變壓器臺區容量25%為理由對用戶限報拒報。
據了解,目前國家能源局已經公開征集分布式光伏安全生產問題和意見建議,對于上述留言提到的直流高電壓等問題也將予以高度關注。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和企業繼續強化光伏發電領域安全生產政策措施,及時制修訂有關技術標準,不斷提升光伏電站的安全可靠性,共同促進光伏發電可持續健康發展。
儲能或可作為解決方案之一
業內將儲能作為一種解決方案。2021年7月,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向河北省發改委提出的推進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的相關建議中提到,整縣開發分布式光伏,要按照“光伏+儲能”方式,以不出現長時間大規模反送、不增加系統調峰負擔,以及確保用戶供用電安全為原則,綜合考慮開發規模、負荷特性等因素,按裝機容量的10%~30%(根據發展階段適時調整)、2~4小時配置儲能設施,提升新能源調節能力,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原則上,儲能設施應以村鎮為單位,在主要并網點集中建設,并應履行電力系統調峰責任。
但一位國內大型光伏企業市場經理提到,短期內,在整縣推進方案中,儲能起到的作用有限。電網側,2019年國家曾叫停儲能,還需等待政策的開放,“按照今年的新政,可能明年會放開”。而用戶側,居民電價低,而且國內用電相對穩定,對儲能需求非常低。相比之下,工商業一側更適合做儲能,保證企業發電穩定。
作者: 來源:能源產業聚焦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