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要實現高質量躍升發展,期間將在跨越式發展基礎上,進一步加快提高發電裝機占比,既大規模開發、也高水平消納、更保障電力穩定可靠供應。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到3.3萬億千瓦時左右,“十
近日,國家發改委等9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要實現高質量躍升發展,期間將在跨越式發展基礎上,進一步加快提高發電裝機占比,既大規模開發、也高水平消納、更保障電力穩定可靠供應。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到3.3萬億千瓦時左右,“十四五”期間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占比超5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
隨著光伏行業再次迎來頂層設計政策利好,與此伴生的光伏保險領域的熱度和爭論也是逐年遞增。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統計,2018—2020年,保險業累計為全社會提供了45.03萬億元保額的綠色保險保障,支付賠款533.77億元。2020年綠色保險保額達到18.33萬億元,較2018年增加6.30萬億元,年均增長23.43%。
但與此同時,2020年賠付金額較2018年增加84.78億元,年均增長28.77%,高于保費年均增長6.81個百分點?v觀過去十年間,美國承保光伏類保險業務的企業呈現一再虧損。全球千兆瓦級裝機容量的激增雖為保險市場帶來巨大市場潛力,但由于迭生不斷的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等因素導致索賠風險陡增,導致利潤空間壓縮。
極端惡劣天氣頻發 光伏保險提價減供
▲光伏電站常見風險因素
依據行業報告統計,光伏電站的運營周期在25-30年間,常見風險因素主要集中在暴風冰雹洪水等惡劣天氣造成的財產損失風險、因組件產品質量及設計缺陷等造成的技術損失風險,其次是運輸、安裝過程中遭遇的財產損失風險,再次是運營期內雇員傷亡等造成的安全事故損失風險。
光伏電站業務中常見保險產品及保障范圍
在保險期間內,由于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保險標的本身的財產損失,以及保險事故發生時,為搶救保險標的或防止災害蔓延,采取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造成保險標的的損失。
建安裝一切險
1 保險合同列明的保險財產在列明的工地范圍內,因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
2 因發生與保險合同所承保工程直接相關的意外事故引起工地內及鄰近區域的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
機損險
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機器設備自身的損失以及保險事故發生時,為搶救保險標的或防止災害蔓延,采取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造成保險標的的損失。
1 設計、制造或安裝錯誤、鑄造和原材料缺陷;
2 工人、技術人員操作錯誤、缺乏經驗、技術不善、疏忽、過失、惡意行為;
3 離心力引起的斷裂;
4 超負荷、超電壓、碰線、電弧、漏電、短路、大氣放電、感應電及其他電氣原因;
營業中斷險
在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因物質損失保險合同主險條款所承保的風險造成營業場所使用的物質財產遭受損失,導致被保險人營業受到干擾或中斷,由此產生的賠償期間內的毛利潤損失,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負責賠償。
公眾責任險
在被保險人營業處所內及鄰近區域,依法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以及由于意外事故導致第三者遭受人身損害及財產損失,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賠償責任。
雇主責任險
指雇員從事保險單所載明的業務工作而遭受意外或患與業務有關的國家規定的職業性疾病,所致傷、殘或死亡,依法應由被保險人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包括應支出的訴訟費用,保險人依據保險合同進行賠償。
電站開建,業主便需要為電站的建設及運維風險投保,建筑工程一切險是其中典型保險,為建筑工程、設備和機械的損耗提供保護,同時能為光伏施工項目中的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提供保障。如果說建設階段的很多風險還可以通過規范化作業等手段規避,但極端惡劣天氣的頻發,對組件產品安全的考驗愈發明顯,全球范圍內的保險公司在賠付階段首先將產品性能與安全作為理賠的首要排查要素。
在氣候變暖的影響下,全球極端天氣頻發,根據美國相關報道,2021年內,美國共發生了20場大型極端氣候災害,因天氣導致的經濟損失累積1450億美元左右。為了降低損失,保險公司選擇在續保時提高免賠額,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將加大對項目的審核,會更加青睞對風險災害抵御力強的電站,加大前置產品安全性的有效監測。

2021年11月5日起,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遭遇連續五天特大暴雪天氣,降雪是該市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出現的最強暴風雪天氣,最大降雪量達到102.9毫米。12月26日,該區域某公司多個光伏電站均出現大棚不同程度地坍塌。
該公司公告顯示,項目受災面積約60MW,雪災發生后,公司積極啟動災后重建工作,受災部分電站將通過重建,修復逐步重新并網發電。在緯度較高的地區,不僅要考慮溫度系數等可控性因素對于電站設計的影響,還必須將暴雪等不可控因素對于組件的載荷要求一并考慮在內,才能充分保障電站安全。
2018年4月3日,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北灘鎮杜寨村光伏發電廠占地800多畝,有大量光伏發電板,周圍電路復雜并且變電器底下存有一噸半變壓器油,如果未能及時滅火,后果不堪設想;馂模枪夥娬镜淖畲蟀踩[患。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8月份,光伏行業近3年內已有45起典型的火災事故。其中,大多數是因為組件端和線纜端引起的。
由于近年來事故率與賠付率逐年上升的趨勢,保險公司除了在原有粗放的“財產一切險”之上細分保險產品以外,更加關注在事前事中的風險管理服務當中起更大的監管作用。
在未來光伏電站的業務推進過程中,保險公司聚焦的是兩個方向:一是電站關聯產品的安全性;二是風險前置管理。
組件產品才是電站穩固可靠運營的底氣
保險能為電站安全增加一重保障,但即使有保險,后期修補的時間成本及停止發電造成的損失仍難以彌補。
作為電站的主要構成,光伏組件承擔著發電的任務,直面陽光的同時,也直接面對大自然里雨雪、冰雹等極端天氣。自然災害不可規避,運維損失難以預知,如何最低程度減少損失,是所有運營單位最關心的問題。在電站建設前期,除了投資收益,組件功率,組件的可靠穩定性更應該得到關注,有時,為了節省一點成本,導致電站隱患增加,得不償失。
保險,防患于未然,值得購買,但購買高額的醫療保險終歸治標不治本,健康的身體才是固本之源。對于電站來說,“健康長壽”,更具抗風險能力的組件產品才是電站安全的“壓艙石”。
作者:張 梵 來源:中國能源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