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究竟有多熱?8月21日,中央氣象臺連續第十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本月以來,重慶、四川、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陜西等地近200個國家觀測站氣溫超過40℃。截至20日,全國共有65個國家站氣溫突破歷史極值。與高溫熱浪交織的,還有干旱天氣。8月18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氣象干旱黃色預警,
這個夏天究竟有多熱?
8月21日,中央氣象臺連續第十天發布高溫紅色預警。本月以來,重慶、四川、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陜西等地近200個國家觀測站氣溫超過40℃。截至20日,全國共有65個國家站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與高溫熱浪交織的,還有干旱天氣。8月18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今年首個氣象干旱黃色預警,并于20日升級為橙色預警。預計未來三天,涉及十余省份的旱區大部仍維持高溫少雨天氣,氣象干旱將持續發展。
罕見的極端天氣正顯露其兇險的一面:長江流域,多處水位“汛期反枯”突破有水文記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秋糧生產緊繃防災減災的弦;川渝地區,用電需求最高負荷屢次刷新紀錄,面臨電力缺口加大的嚴峻局面,陸續啟動高溫限產“讓電于民”……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第一財經表示,高溫下的用電需求大增,以及干旱導致水電出力銳減,是造成局部地區電力供需緊張的兩大主因。目前,有關部門已經加強電力保供的“組合拳”,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方發力,同時協調跨區跨省余缺互濟。
據第一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安徽、貴州、河北、廣東、重慶、浙江、福建、山東、寧夏、湖北等十余省份陸續發文,完善電力市場需求側響應機制細則,并動員市場主體積極參與。
“伴隨夏季進入尾聲、氣溫回落,預計一兩周之內大部分地區的‘電荒’將顯著緩解。”林伯強稱。
川渝限電限產
高溫和旱情沖擊著川渝地區,對于能源供應、工農業、消費等領域帶來不小的影響。
數據顯示,7月1日以來,重慶天氣平均氣溫顯著偏高,全市平均氣溫為30.5℃,較常年顯著偏高2.6℃,與2006年并列成為1961年以來最高并降水顯著偏少。持續高溫、降雨偏少導致干旱,農業首當其沖。
8月18日召開的四川省農業抗旱保豐收工作視頻會議也指出,今年7月以來,四川全省遭遇大范圍長時間極端高溫干旱天氣,部分地方農作物受災嚴重。目前,全省夏糧已獲豐收,但全年糧食的大頭還在秋糧。據氣象部門預測,四川省高溫天氣可能持續到8月末,這給秋糧生產帶來嚴峻挑戰。
一家大型果園農場主向第一財經表示,干旱“對農業幾乎是毀滅性的災難”。這家農場主有上千畝柑橘果園。伏旱對果實生長和品質影響很大。
受持續高溫旱情影響,長江重慶段出現“汛期反枯”罕見水情,長江航道水位屢創同期新低。長江航道局公布的水位數據顯示,8月21日8時重慶寸灘水位為162.37米,較前一日下降0.46米。8月7日8時重慶寸灘水位為165.64米。在這兩周時間里,長江水位下降了3米。
高溫少雨也導致四川全省水電發電能力下降五成以上,同時,用電負荷上升了25%,社會用電量大幅上升,出現電力緊缺。為了保證民生用電,政府部門按照應急預案對工商業采取停限電措施。
8月15日零時~20日24時,四川擴大工業企業讓電于民實施范圍,對四川電網有序用電方案中所有工業電力用戶(含白名單重點保障企業)實施生產全停(保安負荷除外),放高溫假,讓電于民。8月17日零時~24日24時,重慶也啟動有序用電一級方案,納入有序用電方案的所有電力用戶必須全部參與執行(保安負荷除外),讓電于民,后續時間還會根據氣溫變化和供需形勢及時調整。
8月21日零時,四川省又啟動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一級應急響應。這是2022年1月四川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突發事件能源供應保障應急預案(試行)》以來,四川首次啟動最高級別的應急響應。
不僅在工業企業停電,限電范圍還擴大到商業零售行業,8月17日以來,川渝地區的寫字樓、商場也采取了限電措施,削減用電負荷。一些寫字樓商場關閉了空調,停用部分電梯,大量戶外廣告關閉。
川渝地區是全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和汽車產業生產基地,而且還是全國重要的動力電池、光伏晶硅等生產基地。擁有這些行業眾多頭部企業,以及比較龐大的配套生產企業,在全國乃至全球產業鏈中占有重要一環。停電對于企業生產乃至整個供應鏈都會產生影響。
作者:馬晨晨 李秀中 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