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來,由于供需錯配導致行業優勝劣汰效應顯現,疊加資本市場強化監管力度,光伏企業進退資本市場的生態環境已然生變。
7月2日,因發行人和保薦人撤回IPO申請,深交所對祥邦科技IPO終止審核。而在剛剛過去的6月,中潤光能、美晶新材、百佳年代等企業或其保薦人也紛紛撤回IPO申請。
事實上,這只是監管環境趨嚴形勢下,光伏企業上市準入門檻提高的一個縮影。記者粗略統計,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光伏行業中撤回IPO申請的企業近15家,甚至出現了如潤陽股份注冊批文失效而未能發行上市的情況。
一邊是部分企業“入市”變難,另一邊則是部分上市企業拉響了退市警報。6月14日—28日,ST陽光、ST愛康等企業因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跌破1元/股而提示終止上市風險,且ST陽光被鎖定于7月10日摘牌。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向記者表示,證監會于2023年8月宣布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以來,光伏行業撤回IPO申請的企業激增,這是對市場過熱的一次理性降溫。
朱克力認為,當前光伏市場正處于產能出清、優勝劣汰的關鍵階段,部分上市企業股價持續跌破1元面值退市風險線,是市場進行自我凈化的直接體現。股價既表現出部分企業在產能過剩、價格戰激烈的背景下盈利能力下降,市場對其未來發展持悲觀態度,也彰顯了資本市場對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期待與要求。
IPO折戟
IPO收緊,上市門檻和審核標準提高,這是光伏企業奔赴資本市場必須直面的現實問題。
從政策脈絡上看,自去年8月證監會優化IPO、再融資監管以來,特別是今年4月資本市場新“國九條”及其配套制度相繼出臺,嚴把發行上市準入關成為一個重要基調。
4月30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修訂后的《股票上市規則》《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等業務規則,各板塊上市財務條件提高,板塊定位要求進一步明確。
在此背景下,今年以來,三大交易所已公布終止審查(撤回材料+否決/終止注冊)的企業已達300余家,超過去年全年。在光伏行業中,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已約有15家企業撤回IPO申請。其中,祥邦科技、中潤光能、美晶新材和百佳年代等企業或其保薦人在近期撤回IPO申請。
在朱克力看來,證監會于2023年8月宣布階段性收緊IPO節奏以來,光伏行業撤回IPO申請的企業激增,這是對市場過熱的一次理性降溫。
祥邦科技與百佳年代都是從事光伏膠膜研發制造和銷售的企業。其中,祥邦科技申報IPO于2023年5月獲得受理,并于2023年6月IPO審核狀態更新為“已問詢”。7月2日,因祥邦科技和保薦人撤回IPO申請而終止上市審核。
中潤光能是一家光伏電池企業,2023年其電池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三。6月28日,深交所公布對中潤光能創業板IPO終止審核的決定,直接原因是保薦機構海通證券撤回保薦。記者注意到,中潤光能申報IPO于2023年5月獲得受理,經兩輪問詢,于2023年12月獲得上市委審核通過。
在業內看來,上述企業IPO終止與監管環境趨嚴存在一定關系,財務指標、盈利成長性是影響因素之一。
由于光伏供需嚴重失衡導致競爭加劇,價格快速下跌。自2023年四季度以來,光伏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情形。中潤光能方面向記者肯定了監管環境趨嚴的現實,但并未進行具體解讀。
朱克力向記者表示,在審核節奏上,預計交易所將更加注重質量與效率的平衡,加強對擬上市企業基本面、盈利能力、創新能力和行業地位的審核力度,避免“帶病上市”。門檻方面,可能進一步提升財務指標的硬性要求,同時加強對企業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的監管,確保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引人關注的是,潤陽股份注冊批文到期卻未能發行上市。
這一案例并不多見。潤陽股份也是一家光伏電池企業,2023年其光伏電池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五。潤陽股份申報IPO于2022年3月便獲得受理,到2023年6月證監會同意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注冊申請,整體而言其IPO進展較為順利。
但隨后一年過去了,潤陽股份仍未發行上市。至于原因,潤陽股份方面向記者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訪。”
拉響退市警報
如今,整個光伏行業正值落后產能出清階段,疊加新“國九條”及其配套制度,進一步強化退市監管力度,光伏市場優勝劣汰的退市節奏也在加快。
證監會相關信息顯示,今年以來,已有33家公司觸及退市標準,其中面值退市22家。記者注意到,近期一批業績不佳或經營不善的光伏企業股價頻頻跌破1元/股,以ST陽光、ST愛康、*ST嘉寓為代表的企業拉響了面值退市的警報。
按照《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4 年修訂)第 10.2.1 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若公司出現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的情形,公司股票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其中,ST陽光是一家以紡織為主業的企業。過去兩年,其試圖跨界光伏轉型,并以大手筆投資光伏業務的動作引發外界關注。7月3日,ST陽光方面宣布,2024年5月16日至2024年6月13日,其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股,上交所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并于7月10日正式終止上市暨摘牌。
6月22日,ST愛康發布收到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的公告稱,公司股票在2024年5月21日至2024年6月18日期間,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于1元,觸及股票終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擬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不過,ST愛康有權申請聽證或提出書面陳述和申辯,并在十個交易日內提交。
6月24日,*ST嘉寓發布公司股票存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稱,當天公司出現股票收盤價首次低于1元情形,公司股票存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記者注意到,截至7月4日收盤,*ST嘉寓股價為1.04元/股,但仍需打好股價保衛戰。
不僅如此,按照*ST嘉寓7月3日的公告,公司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和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并未消除。并且,*ST嘉寓還面臨重整可能,或被疊加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在朱克力看來,當前光伏市場正處于產能出清、優勝劣汰的關鍵階段,部分光伏上市企業股價持續跌破1元/股面值退市風險線,這是市場進行自我凈化的直接體現。
朱克力表示,股價表現作為市場情緒的晴雨表,深刻反映了行業內部的競爭格局變化。既表現出部分企業在產能過剩、價格戰激烈的背景下盈利能力下降,市場對其未來發展持悲觀態度,也彰顯了資本市場對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期待與要求。這一現象不僅是對落后產能的淘汰警示,更是對整個行業轉型升級的迫切呼喚。
隆眾資訊光伏分析師方文正向記者表示,為推動光伏行業健康發展,促進行業優勝劣汰,預計下半年我國將通過政策和市場雙重發力。一方面出臺激勵政策(比如補貼、上網電價和規模管理等方面)支持光伏制造和應用端發展,鼓勵先進技術創新和光伏裝機;另一方面發揮市場機制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預計下半年市場淘汰速度將加快,三、四季度停產減產現象更為明顯,四季度到明年開始陸續有企業退出光伏市場。
作者: 來源:中國經營報
責任編輯:jian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