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紀凡感到了徹骨的寒意。前天傍晚,他還堅持對記者說,“不到最后一刻,我們仍會做最大的努力去阻止立案。”但是昨天歐盟的一紙決定粉碎了他的希望。
2012年9月6日,歐盟宣布對中國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調查,國內數百家企業牽涉其中,涉案金額超過200億美元。歐盟的反傾銷“大棒”制造了中歐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樁貿易糾紛,也是中國歷史上涉案金額最大的貿易爭端。
高紀凡是國內四大光伏巨頭之一的天合光能的掌門人,他表示,已“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中方表態:這是赤裸裸的貿易保護主義
7月24日,德國光伏企業So-larWorld向歐盟提交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立案調查的申請。9月6日是大限最后一天,但沒有意外出現,如業界所料歐盟舉起了大棒。對此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稱,盡管中方多次呼吁通過磋商合作化解貿易摩擦,但歐盟執意發起反傾銷調查。“中方對此深表遺憾。”
沈丹陽說,限制中國光伏電池產品,不僅傷害中歐雙方產業的利益,也將破壞全球光伏產業和清潔能源的健康發展。中方呼吁通過磋商合作解決貿易爭端。
歐盟的作法招來中國光伏產業界的集體反對。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昨日發表聲明指出,SolarWorld公司企圖利用貿易救濟措施獲得壟斷性發展地位,這是赤裸裸的貿易保護主義。中國光伏產業將強力抗爭。
四大光伏企業之一的英利能源也呼吁歐盟停止貿易保護主義行為。英利能源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苗連生表示,將密切配合歐盟的調查,證明中國光伏企業在歐洲不存在傾銷行為。據了解,歐盟此次可能會選擇5至6家企業作為應訴企業。昨天相關協會、公司都在緊急閉門召開會議商討對策。
轉機未現:中國光伏業面臨致命打擊
對于高紀凡來說,剛剛過去的兩天很煎熬。9月4日,他趕到北京,原是直奔商務委應對歐盟“雙反”立案緊急召集的對策會議,但會議臨時取消。9月4日晚間,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召開緊急會議,就歐盟決定立案一事商議對策。商討的結果是,在第二天舉行的第12屆中國光伏大會暨國際光伏展覽會上發表一份倡議書。這份名為《中國光伏企業響應中德領導人關于光伏產業貿易爭端達成共識的倡議》,熱切地表達與歐洲同行攜手共渡行業難關的心聲,很多到場公司簽了名。
一個空前嚴峻的局面到來。早在兩個月前風聲傳出后,國內光伏企業便高度緊張。而最近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希望。但是德國的斡旋顯然并沒能阻止歐盟的行動。
有專家指出,雖然立案后還有15個月才會公布初裁結果,但一旦立案,海外市場就會出現大幅停滯。數據顯示,目前,歐洲是全球光伏產品的最大市場,也是中國光伏產品出口的主要地區,歐盟一旦征收高額反傾銷稅,中國光伏產業將遭受滅頂之災,大批企業將有破產之憂,約30萬從業人員將受到嚴重沖擊。
悲觀蔓延:冬天可能持續三五年
在美歐接連的反傾銷利劍重壓下,中國光伏產業進入隆冬。
9月5日,第12屆中國光伏大會暨國際光伏展覽在京開幕,原本計劃4個展館的展出面積只開了兩個館。記者在現場看到,下午4點前展館已空蕩蕩。
“規模越來越小,人數越來越少,產品缺少創新。”從河北特意來參展的葉先生對記者說,歐美雙反帶來的嚴峻性超過了2009年金融危機。
不過,在一些行業人士看來,隨著中國光伏產業近幾年在全球的突飛猛進,這場貿易戰是遲早要來的。從2010年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發起301調查,端倪就顯露出來。
情況可能比美國的雙反更糟。有專家表示,預計稅率將會高于美國初裁的情況。去年10月,美國7家光伏企業向美商務部提起反傾銷申請,今年5月美國初裁決定向涉案中國企業征收31.14%至249.96%不等的反傾銷稅。
今年上半年,在美國上市的多家中國光伏企業財報表現不佳,而此次歐洲啟動反傾銷程序無疑是雪上加霜,大全、尚德等中概股面臨退市風險,有消息說有些企業已悄然發起退市程序。
高紀凡形容整個行業“陷入泥潭”。在他看來,冬天可能會持續3到5年,要準備打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