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選之
太陽能發電網訊:由于行業不景氣,眼下越來越多的“光伏人”都對前途充滿憂慮和迷茫。但吳選之顯然是個例外。
在日前舉行的第12 屆中國光伏大會暨國際光伏展覽會期間,龍焱能源科技( 杭州)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焱能源科技”)的自信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立于2008 年的龍焱能源科技,一直致力于在中國實現CdTe 薄膜太陽電池技術的產業化,目前已開發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整套生產工藝和核心設備,建立了一條全自動化的年產30MW 的CdTe 薄膜組件生產線。
對于如何化解歐美貿易保護帶來的行業危機,吳選之認為,光伏業目前的危機,并不完全是由歐美的貿易保護造成,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同質化產能的簡單擴張,行業廣泛缺乏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戰略創新, 貿易保護只是提前引爆了行業的深層危機而已。
因此, 在他看來, 只有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才是企業增強自身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根本途徑。他認為,要真正擺脫市場危機,必須通過加大技術研發、提高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來增強綜合競爭力。
而這, 也正是吳選之當年選擇CdTe 多晶薄膜太陽電池技術并以自主技術研發作為切入點的原因。
吳選之告訴記者,這幾年來龍焱能源科技一直堅持創新戰略,從選擇了一條少有人走的技術路線開始,先后經歷了從研制實驗室小面積( ~ 1cm2) 電池到研制3″×3″和6″×6″小型組件,到生產0.6×1.2m2 大面積組件,到建立了實驗線、中試線和生產線等各個階段,經過四年的努力,終于成功邁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dTe 薄膜太陽電池產業化的第一步。
在吳選之看來,龍焱能源科技之所以在市況整體低迷下還擁有如此信心,除了技術路線不同外,還因其企業戰略的持續創新能力。
吳選之為龍焱能源科技提出了“苦練內功、蓄勢待發”的企業戰略,并希望大力發揮團隊技術優勢,不斷開發新產品和新技術為優先,以讓企業保持很強的持續研發創新能力。同時,龍焱能源科技還提出了較為具體的“六出”目標——出工藝、出設備、出高效組件、出環保、出廠房總體設計和出人才。
正是在這一戰略方針和具體策略的指導下,龍焱能源科技研制出了效率超過15% 的CdTe 小面積電池和效率超過14% 的3″×3″小型組件及生產線。
在注重技術研發的同時,龍焱能源科技并沒有忽略與市場需求的結合。為了滿足各種電站的需要,龍焱能源科技成功開發出高電壓低電流組件(S1)、低電壓高電流組件(S2) 以及透光率及圖案等可隨客戶要求而定做的BIPV 組件(ST1) 等產品。
另外,成立四年來,龍焱能源科技已有三年多的室內外穩定性測試數據,并通過這些試驗取得了大量有關不同工藝參數、材料和電池結構等對電池穩定性影響的數據,為提高大面積組件的穩定性高效率打下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同時,為了降低制造成本,該公司生產線設備全部采用國產設備,很多設備都是國內第一臺。目前,其生產線已經具備實現班產240 片組件的能力。
雄鷹之所以能翱翔藍天,是因為擁有不斷進取的信心。正是源于不斷地技術創新和實踐,給了吳選之極大的信心,讓他的龍炎能源科技在國內率先實現了CdTe 太陽電池技術的產業化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