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光伏全行業企業負債率居高不下,不少企業已瀕臨破產邊緣。在此背景下,昔日曾是各地名片的光伏企業紛紛得政府援手,開啟“國有化”進程。
22日,賽維LDK(紐交所代碼:LDK)宣布,公司已于2012年10月19日與江西新余政府參股公司簽訂股權收購協議,該公司將以每股0.86美元的價格收購賽維近期發行的普通股,相當于賽維LDK此次增發前全部發行及流通股本的19.9%。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0.86美元的收購價格,較賽維LDK10月19日0.71元的最新收盤價高出21%,屬于溢價收購行為。
賽維LDK發布的公告顯示,這家新余市政府參股公司名為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其是一家新設立從事太陽能、投資和相關事業的公司,其中60%股權由北京恒基偉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擁有,40%股權由新余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擁有。
根據此次股權購買協議,恒瑞新能源有限公司有權指定新增3名董事至賽維董事會,并且雙方同意賽維董事會增加2名獨立董事。擬議交易的交割需獲得中國政府相關監管機構的批準。
截至今年上半年,賽維LDK虧損額達10.8億人民幣,借款規模達到104億。公司資產負債率為超過80%,幾近破產。在此背景下,市場多有傳言稱其將被當地國有背景企業接管,但最終未有下文。此次股權轉讓之舉被業界普遍解讀為其“國有化”進程再向前邁進。
就在上周末,有消息人士證實,中國光伏集團東營光伏有限責任公司(CNPV)日前已完成“國有化”,其中東營市國資委作為東營市政府代表,持有CNPV(東營光伏)51%股份,并擁有運營決策權。
據了解,CNPV成立于2006年,是東營乃至山東的龍頭太陽能光伏企業之一,主要生產硅錠、硅片、電池和太陽能組件。2008年8月,CNPV在歐交所創業板alternext市場成功上市。截至目前,該公司已陷入連續虧損境地。
分析認為,“國有化”無疑將為深陷巨虧泥潭的光伏企業解除這些光伏巨頭的債務壓力,從而逐步恢復市場信心。但政府兜底債務行為,不過只是債務的轉移而已,并不能真正消除債務。而一旦企業生存環境長期難以改觀,“國有化”后企業可能成為政府的負擔,甚至可能拖垮當地經濟和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