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太陽能發電》雜志編輯部
統籌:秋石 采寫:張廣明
來自青海省的信息顯示,青海省光伏產業科研中心將在政府有關部門主導下由青海省電力公司、黃河上游水電開發公司共同建設。
該科研中心將包括新能源綜合規劃實驗室、光伏并網檢測技術實驗室、光伏并網運行控制實驗室、光伏材料與設備研發室、太陽能發電系統實證實驗室和太陽能發電系統設計研究室等6 個實驗室。
由光伏上下游主業所衍生出來的檢測、運維等業務,正在逐漸成為市場競爭的新熱點。覬覦者并不只有青海,包括上海市、浙江省在內的許多地區,都對這一領域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不過,與依靠地方政府力推的青海模式相比,目前其他省份還未有實質性的動作,青海可謂搶占了一定的市場先機。
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國內電站存量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對衍生業務領域的爭奪勢必將更加激烈。對于地方而言,這無疑既是保證其現有先發優勢又是做大光伏產業鏈的雙贏之策。
在對這一新興業務的爭奪戰中,有一些因素可能需要各方關注和重視。
首先,在拓展模式上,是更多依靠企業的自發力量,還是政府強推,可能需要思考。
其次,對于有意在此領域發展的地區或企業而言,擁有一定規模的終端應用作為前期市場培育的基礎,是必備條件。而對于一些擁有先發優勢的地區而言,如要繼續保持優勢,則可能需要在管理透明度和簡潔、簡化市場手續方面多做努力。
無論是在商業模式、并網運維甚至對部分設備的需求方面,地面電站與分布式均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決定了其衍生業務也必將以不同的業態而發展。屆時,可能會在東西部各自催生出不同的市場,二者或將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