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市場回顧
2010年,全球太陽能光伏安裝量達到了創紀錄的1820萬千瓦,比09年增加了139%。2010年全球太陽能光伏行業的營業收入為820億美元,比2009年的400億美元增加了105%。2010年全年全球新增太陽能光伏發電量為16吉瓦,較2009年的數字翻番。去年光伏的主要增長來自歐洲,增長值約為13吉瓦。其中德國和意大利新增光伏發電量分別大約為7吉瓦和3吉瓦。
2010年全球太陽能光伏行業前5大市場分別為德國、意大利、捷克共和國、日本和美國,約占據全球80%的需求。歐洲國家的裝機容量為1470萬千瓦,或者說是占據了2010年全球需求的81%。歐洲前三大光伏市場為德國、意大利和捷克共和國,這三個國家的總裝機容量為1290萬千瓦。2010年日本和美國光伏市場分別增長了101%和96%。整體看2010年有超過100個國家為光伏產業需求增長做出了貢獻。
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在全球市場的地位
中國光伏產業2010年的產能為8000兆瓦,占全球光伏產業產能的一半以上。中國光伏發電累計容量為86萬千瓦,其中并網光伏70萬千瓦,離網光伏16萬千瓦;當年新增58萬千瓦,其中并網光伏55萬千瓦。目前,中國已形成了完整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鏈。
2009年,以特許權招標的方式啟動甘肅敦煌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現已建成2個10兆瓦光伏電站并網發電。2010年,組織了13個項目、共280兆瓦光伏電站特許權項目,目前這些項目正陸續開工建設。同時,在西藏、青海、寧夏等地建設了一批光伏電站。目前,我國在建的太陽能發電項目總規模已達100萬千瓦左右。財政部、科技部和國家能源局從2009年起,聯合實施了“金太陽工程”,支持城市屋頂光伏等分散利用,每年支持總規模約30萬千瓦。2010年,中國啟動了太陽能熱發電試點項目,內蒙古鄂爾多斯5萬千瓦槽式太陽能熱發電項目已完成招標工作。同時,在北京市延慶縣建設了塔式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
未來,我國太陽能發電的發展目標是,2015年,中國太陽能發電累計容量將達到1000萬千瓦左右,實現用戶平價上網。2020年太陽能發電價格與傳統化石能源基本持平。中國已是全球最重要的太陽能光伏電池制造基地,目前正在加快啟動國內市場,將成為太陽能發電應用的最大市場之一。中國企業已有較好的發展基礎,積極參與亞洲太陽能市場和產業合作,將有助于提高全行業的國際化水平,也能夠與亞洲有關國家的企業共享經驗,在亞洲地區的太陽能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市場發展現狀
我國光伏產業不僅長期面臨原料在外、市場在外的問題,制造業的關鍵設備依賴度也較高。太陽能電池生產的關鍵設備絕大部分來自國外供應商,進口設備費用約占企業設備費用的80%。
在原料方面,我國多晶硅2010年進口占總需求的50%以上。大多數多晶硅生產電耗目前在180千瓦時/千克以上,單位成本并不具備很強的市場競爭力。硅錠、硅片產業對上游多晶硅的依賴,導致部分企業開工不足。
歸根到底可以歸結為一個原因--缺乏自主核心技術。中國在光伏研發領域的落后從2008年中國企業申請的專利數可見一斑。中國公司研發投入占營業額的比例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尚德在國內企業中研發投入比例最高,但是也只有0.8%,發達國家最低的比例是1.4%。中國的專利申請更多的集中在硅片、硅錠的制造上面。日本及歐美國家的太陽能專利一半以上集中在太陽能光伏材料領域,而我國專利在相關技術領域只占1/3.中國在高純硅領域的專利申請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很難占據技術領先地位。
在市場方面,2010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產品90%都是出口,只有10%是國內市場需求。市場的缺失直接導致我國光伏企業無法參與規則、標準的制定。我國光伏產品進入歐美市場,必須將樣品送到歐美進行美國的UL標準或歐盟的IEC標準認證。此過程耗時長達10個月甚至一年。標準的修訂與更新國內企業只能被動接受,歐美光伏企業在國內銷售則無須任何認證,間接削弱了國內企業的競爭力。缺乏市場的另一危害是國際市場的任何變動都能夠直接影響到我國的整個光伏產業。
中國整個太陽能光伏產業核心技術的缺失,間接造成了產業鏈發展不平衡、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除少數幾家擁有核心技術和專業能力以外,在這個行業里滋生的企業大都集中在產業鏈的中間環節,缺乏足夠的競爭優勢和抗風險能力。地方政府爭上項目各自為戰,企業同質化發展現象普遍存在。生產企業內部的惡性競爭無法避免,前端受制于原材料限制、惡性降價爭奪市場。目前光伏產業的惡性競爭主要集中在產業鏈的低端。低附加值再加上惡性競爭,使得這些環節的利潤迅速減少,在高端多晶硅環節利潤率仍有30%的情況下,光伏組件企業的利潤不足10%,而且還在持續走低,慘烈的價格戰不斷升級。
過去幾年里,太陽能補貼由封頂,削減到取消,但太陽能安裝量卻持續上升,主要是由來自德國的需求增加帶動。然而,由于制造商在短期內成本下降有限,德國的需求將開始下降。因此,需求將轉移到亞洲和北美,太陽能市場將以兆瓦級增長,但收入將持平,因為價格下降超過銷量增長。
然而在未來五年,太陽能電池的需求將轉移到一個更廣闊的市場。日本、中國和印度將是市場需求的主力,由于政府的支持,美國也將是一個重量級的市場。
據調查分析顯示,全球可以和電網連接的太陽能市場將從2010年的15.8吉瓦增長到201637.5吉瓦,年復合增長率達15.5%。不過,由于價格下跌將超過銷量增長,行業實際收入將由2010年的64.4億美元下降到2012年的56.9億美元,有望在2016年恢復到65.4億美元。”
2011年,內部回報率領先的市場,如新澤西州、澳大利亞和希臘就非常引人注意。因為政府補貼,這些大量回報率好的市場值得開發商投資。
2010年,歐洲太陽能光伏設備市場需求占全球總需求的80%。2011年第二季度以來,歐洲光伏產品需求出現下降,主要原因是當前歐洲很多國家正在考慮調整對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的資助,業界對上網電價政策未來走向存在擔憂。6月,德國政府撤出了原定于2012年3月的一次性補貼削減計劃的提案。對于家庭等太陽能發電用戶,德國政府還提供高于市場價的上網收購電價,這在一定程度上穩定了市場信心。
2050年太陽能光伏發電將有能力為全球提供三分之一的電力供應。
隨著歐洲補貼政策日益明朗化,核電加速退出清潔能源市場以及可能出臺更多的鼓勵光伏發電的優惠政策,2011年全球太陽能光伏設備需求預計增長30%~50%,需求增長主要來自歐洲地區。
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局勢
2010年開始,由財政部、科技部、住建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文件,對“金太陽示范工程和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示范工程”的有關政策進行了大幅調整,涉及設備招標、項目調整、補貼標準、項目并網等多個關鍵環節。2010年新增了272MW的項目。此外,宣布在全國建立13個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園區,以此為依托推動中國光伏產業的的應用。并公開表示力爭2012年以后每年國內應用規模不低于1000MW。2010年8月,國家能源局舉行了280MW并網光伏發電項目特許權招標,最終中標價格分布在0.7288元/度至0.9907元/度之間,遠低于業內預期。中國政府的一系列光伏激勵政策促進了中國光伏市場的快速增長。2009年中國年度光伏新增裝機量達到160MW,超過了截至2008年底的累計安裝總量。2010年實際新增裝機量超過500MW。
2011年8月初,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里,首次對中國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進行了規定:今年7月前核準建設、年底前建成投產且尚未定價的光伏項目,上網電價為1.15元人民幣/千瓦時(含稅)?鴉7月及以后核準的及7月之前核準但截至年底仍未建成投產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除西藏仍執行每千瓦時1.15元的上網電價外,其余省(區、市)上網電價均按每千瓦時1元執行。
中國光伏發電終于有了“統一上網價格”。國家發改委最新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顯示,今后光伏發電標桿上網電價將由國家發改委根據投資成本變化、技術進步情況等因素適時調整。光伏上網電價的出臺成為整個光伏行業的“強心劑”,其裝機總量超預期也是大概率事件,全行業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我國太陽能源的分布
在我國,西藏西部太陽能資源最豐富,最高達2333KWh/㎡(日輻射量6.4KWh/㎡),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根據各地接受太陽總輻射量的多少,可將全國劃分為五類地區。
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6680~8400MJ/㎡,相當于日輻射量5.1~6.4KWh/㎡。這些地區包括寧夏北部、甘肅北部、新疆東部、青海西部和西藏西部等地。尤以西藏西部最為豐富,最高達2333KWh/㎡(日輻射量6.4KWh/㎡),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
我國太陽能資源較豐富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為5850-6680MJ/m2,相當于日輻射量4.5~5.1KWh/㎡。這些地區包括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內蒙古南部、寧夏南部、甘肅中部、青海東部、西藏東南部和新疆南部等地。
我國太陽能資源中等類型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為5000-5850MJ/m2,相當于日輻射量3.8~4.5KWh/㎡。
主要包括山東、河南、河北東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遼寧、云南、陜西北部、甘肅東南部、廣東南部、福建南部、蘇北、皖北、臺灣西南部等地。
我國太陽能資源較差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4200~5000MJ/㎡,相當于日輻射量3.2~3.8KWh/㎡。這些地區包括湖南、湖北、廣西、江西、浙江、福建北部、廣東北部、陜西南部、江蘇北部、安徽南部以及黑龍江、臺灣東北部等地。
我國太陽能資源最差地區主要包括四川、貴州兩省,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少的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3350~4200MJ/㎡,相當于日輻射量只有2.5~3.2KWh/㎡。
從全國來看,我國是太陽能資源相當豐富的國家,絕大多數地區年平均日輻射量在4kWh/㎡以上,西藏最高達7kWh/㎡。
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對策
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不應是局部的、區域性的,應在以往有關計劃、規劃基礎上,立足全球視角,從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出發,在能源的開發、供給、利用等多方面統籌考慮,編制適合光伏產業發展的長遠規劃,確立未來光伏產業發展目標,提出解決制約光伏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裝備等思路、突破方向、發展路徑,以及設計光伏發電并網和運行管理行業標準、并網價格及系統維護等關鍵問題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