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浙江昱輝陽光能源有限公司以“黑馬”姿態在英國倫敦創業板上市;2008年,它又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融資3億美元。其間,“昱輝”實現了企業銷售額300%的年遞增速度,支撐起中國光伏產業的半壁江山。
2009年1月6日,公司CEO李仙壽在杭州接過了2008“風云浙商”的獎杯。這是嘉興在該年度唯一一位問鼎這項榮譽的企業家,也是“風云浙商”中唯一一家來自新能源產業的獲獎企業。
對于這匹“黑馬”來說,在剛剛過去的“不平凡”的一年里,不改既定的穩健步伐,銷售額從20億元躥升至50億元。人們有理由期待,“昱輝陽光”對發展節奏成熟的控制,有望讓它在2009年從“黑馬”蛻變為管理更規范、操作更透明、運營更成熟的“白馬”。
關鍵是控制好節奏
“2008年我們完成了既定的50億元銷售目標,到目前為止,2011年公司銷售達到500億元的目標沒有因為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而有任何改變。”李仙壽如此回應近期人們對于金融危機對光伏產業影響的關注。
他表示,目前“昱輝陽光”在市場開發、新項目推進等方面均按照預期的步調有條不紊地運行。銷售方面,“昱輝陽光”已經進入了市場成熟期,與“BP”、“LG”等國際知名能源巨頭結盟,在歐美市場春風得意,今年的訂單已經飽和。而在產業鏈整合上,“昱輝陽光”在四川興建了3000噸級的多晶硅廠,投產后可滿足浙江工廠50%的多晶料需求,將從根本上解決其原材料對外依賴,壓縮成本。
“關鍵是控制好節奏。”李仙壽說,在意識到危機到來時,公司采取了有效的財務控制手段,把風險遏制在萌芽狀態,“要確保現金流,然后再談發展。這時候越穩越好,而不是越快越好。”
危機中看到了曙光
與提起金融危機就唉聲嘆氣的人相比,李仙壽顯得充滿信心。他說,金融危機不會從根本上沖垮光伏產業,相反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
首先是危機促進了光伏產品的成本下降,尤其是帶來了原料產品價格的下降,“這些都將導致發電成本下降,使太陽能發電成本更接近火電成本,這就蘊藏著巨大的市場空間”。
其次是國內、國外市場需求的放大。不少歐美國家表示,將利用金融危機引發的產業結構調整的機遇,加大清潔能源和清潔生產技術創新的力度。幾天前,韓國宣布了50萬億韓元的環保項目投資,包括開發混合動力車以及發展家庭太陽能系統。我國的云南、江蘇等省也紛紛籌備光伏發電入網。
“這些無不預示著光伏的春天即將到來。”李仙壽表示,任何一次危機都會促進一些新行業的發展,光伏行業將是其中之一。
“黑馬”期待蛻變
不可否認,李仙壽和他領導的團隊給我們呈現了一個成長中的新興企業的日新月異。短短三年,從光伏領域殺將出來的這匹“黑馬”已經與全球一流能源企業比肩競技。
“‘昱輝陽光’將在更廣的領域分享全球太陽能產業的奶酪。”李仙壽介紹,2010年,公司將重新回歸太陽能電池產業,“昱輝陽光”將實現從多晶料到太陽能電池板的產業鏈“全線貫通”,“到那時,‘昱輝陽光’也許不再被稱‘黑馬’,而是一匹‘白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