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是黨中央專門研究能源安全問題的第一次會議,首次明確確立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工作總要求。會議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此次會議標志著中國已經進入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新時代。
記者: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能源行業有怎樣的新變化和新特征? 努爾·白克力: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能源發展的環境和形勢也出現一些新動態、新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我國能源消費進入中低速增長期。本世紀以來,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從14.6億噸標煤增長到42.6億噸標煤,年均增長7.9%,比上世紀最后20年的年均增速高出3.4個百分點。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逐步進入新常態,能源消費增速也將逐步換擋,預計從現在到2020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年均增速將降至3.4%左右,到2030年可能降至2.3%左右。 第二,能源消費結構進入雙重更替期。世界能源發展大致經歷了薪柴、煤炭和油氣三個時代,并逐步向低碳能源時代邁進。目前,我國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高達66%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5個百分點。我國能源發展處于油氣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雙重更替期。一方面要順應世界發展趨勢,努力減少煤炭消費,增加石油、天然氣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與世界同步進入低碳能源時代,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例須達到15%左右,到2030年要達到20%左右。 第三,能源轉型發展進入攻堅時期。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還將處于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仍需滿足人口和經濟增長的合理用能需求。同時,我國單位GDP能耗和主要工業產品能耗與世界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節能和新能源技術創新能力還有待加強。 為確保能源科學、可持續發展,落實能源工作總要求,踐行能源發展戰略,我國力爭在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或更早達到峰值。為實現以上目標,不僅要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過快增長,還需努力實現能源系統的低碳化發展。因此,能源轉型發展任務尤為艱巨。 記者: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也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十三五”規劃研究之年。您認為今年能源行業應該重點做好哪些工作? 努爾·白克力:2015年是實現“十二五”目標任務的最后一年,也是承前啟后,謀劃“十三五”能源發展的關鍵一年,能源行業工作多、任務重,要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頂層設計,制定能源中長期戰略規劃。按照“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工作總要求,開展重大戰略問題研究,以2030年前后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為基準,擬訂2030年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統籌做好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重點規劃之間的銜接平衡,編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及煤炭、電力、油氣、核電、可再生能源、科技裝備等配套專項規劃。 二是貫徹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擬訂絲綢之路經濟帶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行動計劃。以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能源資源富集省區為重點,研究打造綠色能源示范帶、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示范帶。 三是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開展能源生產消費革命試點工作。深入調研、解剖麻雀,從能源資源富集地區、主要消費地區各選擇1~2個典型省(區、市)開展試點。 四是組織實施重大戰略工程。以重大工程為抓手,把中央確定的戰略目標落到實處。重點研究論證西南水電開發、核電建設、分布式能源、非常規和海上油氣勘探開發、煤炭清潔開發利用、能源領域關鍵技術創新、主要用能領域能源消費方式變革等重大戰略性工程。 五是堅持惠民利民,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平。堅持把民生放在首位,以保障居民用電、用氣為重點,加快推進城鄉能源公共服務均等化。確保2015年全面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問題,使我國在發展中國家中率先實現居民用電全覆蓋;開展全國光伏扶貧調查摸底,組織編制光伏扶貧規劃,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積極推進光伏扶貧工作;深入推進人民群眾滿意用電工程,加大能源行政執法和稽查工作力度,加強12398能源監管民生通道建設,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實施氣化城鎮民生工程,加強城鎮天然氣管網建設,擴大管網覆蓋面積,拓展天然氣應用,新增天然氣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