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儲能能夠縮短投資回收周期、提高項目收益率、降低儲能的建設成本,目前共享儲能電站既可由單一的主體投資建設,也可由各方共同投資建設。2020年9月,我國提出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儲能成為一個長期高確定、高增長的產業。隨著“雙碳”戰略的提出,可
電網側共享儲能運營模式 1.市場參與對象 共享儲能提供商負責建設、組織和提供共享儲能設施設備(即“云端電池”),既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融資新建集中式儲能設施,也可以利用先進技術和管理手段,吸納廣大分布式儲能設施,進一步發揮現有設施的使用效率。應重點從整體規劃、項目運營、經濟性評估、價格機制等各方面開展全面研究。 平臺運營服務商為共享儲能提供必要的安全運行、(配合電網)經濟調度等功能,同時引導共享儲能提供商參與削峰填谷等輔助服務,電網企業是最有能力成為平臺運營服務商角色的市場參與主體。儲電設備進行放電要通過電網才可以傳輸到用戶那里,所以要對用戶的電力使用特點和對配電網造成的影響進行研究,并分析共享儲能提供商、儲能用戶等的運營費用成本、費率和不同付款方式對運營商的影響。 儲能用戶既是共享儲能設施和服務的使用者,也可以將自建儲能設施加入共享儲能提供商的共享儲能管理體系,通過參與共享儲能增加收益、減少費用。通過加入共享儲能體系,用戶將會更有動力自行分析儲電容量、價格等因素,改變自身的用能管理模式及消費習慣,為后續的投資決策做借鑒。 2.投資模式 隨著電力改革深入,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參與到儲能行業,相互之間的關系也愈加緊密。各市場主體需要通力合作,充分調動各自的技術、資本優勢以及市場經驗,從滿足自身需求出發,在法律既定的框架內探索儲能系統的創新管理體系與商業模式,形成具有中國市場特點的商業化運營模式。 2.1 投資人獨立投資 投資人獨立投資模式的投資主體大多為大型工商業用戶,他們作為共享儲能提供商,全資購置和建設儲能設施,擁有儲能系統完全產權。儲能設備可自行運營維護,或由運營服務商提供售后運維服務。在這種模式下,用戶可以利用國內電力市場峰谷電價、可中斷電價等各種價格機制,采用低儲高發的方式減少自身電費支出。通過電力交易市場、虛擬電廠等共享儲能商業模式,利用儲能系統存儲、釋放電能參與市場交易,一方面獲得了相應的收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電網平穩運行。 目前,電化學儲能的度電成本仍相對較高,而峰谷差電價的區間相對有限,需要投資者深入分析電化學儲能的投資風險。因此,獨立投資適用于資金實力雄厚,對節能減排有硬性要求,或自身具備一定儲能相關技術能力的大中型企業以及部分儲能投資高收益率場景。 2.2多方聯合投融資 儲能安裝在發電側,能平滑風電、光伏等清潔能源發電的輸出,或者參與火電聯調頻。在電網側,儲能系統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也將起到重要作用。將在輸配電規劃建設時,同步考慮儲能電站建設并納入電網統一調度,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可以充分使用儲能電站支援,最大限度地發揮電化學儲能的社會經濟價值。電網企業應積極參與共享儲能投資建設,或作為運營服務商,充分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電網建設,提高儲能市場規模,實現多方共贏。 電網企業應成為儲能的重要建設者和推動力,聯合投資是一種比較適合電網企業與社會資本合作的共享儲能投資模式。在該模式下,電網企業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資金優勢、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參與系統調度、設備運維和廢舊設備再利用等業務運營,引導儲能系統響應電網調峰調頻需求,實現削峰填谷。 2.3融資租賃和租賃模式 隨著電力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將以售電公司的市場主體形式出現。成為社會資本參與電力市場的代表。作為電網企業與電力用戶的中間商,售電公司可以進一步充當儲能提供商或運營服務商角色,整合社會各類儲能資源并通過租賃、融資租賃等模式將設備租賃給用戶(包括電網企業)。 儲能設備的運營過程由用戶主導,售電公司引導參與共享儲能。在能源交易的過程中,售電公司通過大數據平臺等,精確分析各類用戶的負荷特性,提高負荷預測精度,合理設計儲能系統充放電策略,為用戶提供低價電能,并引導用戶參與共享儲能的市場交易或輔助服務。對于用戶而言,采用融資租賃或租賃(分期付款)方式的前期投入資本少,進入壁壘低,風險也小,有利于促進社會各方積極參與儲能項目投資,推動儲能規模化發展。 2.4 社會融資模式 在社會融資模式中,投資方通過國內外金融市場,面向社會以債券、ABS、PPP等形式,公開發布募集項目資金開展儲能項目工程建設。該模式借鑒了共享經濟概念,業主可以利用儲能設備降低自身的用能成本,也可以將儲能設備有償共享給第三方如電網公司,允許電網統一調度儲能設備,為系統提供削峰填谷、調峰調頻等服務并收取相應的費用。只是目前儲能成本還比較高、這類項目的投資回收期預期較長,在前期需要國家出臺相關政策給予一定的扶持。 ![]() 3.商業運營模式 3.1 輔助服務市場模式 目前,國內輔助服務市場機制正在逐步健全,大規模的集中式儲能系統,以獨立身份參與到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中,提供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在當前的過渡期,多地區將調峰、備用等主要輔助服務項目實行政府定價。隨著后續政策的進一步完善,電力輔助市場相關競爭機制逐漸成熟,輔助服務市場將成為共享儲能在電網側最具發展潛力的商業模式之一。 共享儲能提供商(或綜合能源服務公司)牽頭組織儲能項目的投資、建設,與運營服務商合作開展系統日常運維,在電網的統一調度下,輔助服務市場的各類市場主體(發電企業、電網企業、電力用戶等)根據各自需求享受各類儲能服務,并支付相關服務費用。 儲能是經濟性好、實時性強的優質調頻資源,可以為各類發電機組(老舊火電機組、可再生能源發電機組、核電機組)提供調頻服務。引入輔助服務市場競價機制,儲能直接參與輔助服務市場競爭,由通過提供調峰調頻、黑啟動、應急功率響應等多種輔助服務獲得收益,收益水平由市場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