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家里不是有空調么,干嗎吹著電扇啊?”“那不是怕電費太高,圖個省電么……”類似這樣的對話,相信幾乎每一個家庭可能都遇到過。而與一般居民用電每千瓦時5毛多錢的價格相比,工商業電價多數在0.8元左右,對企業的成本壓力可想而知。也正因為如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
“您家里不是有空調么,干嗎吹著電扇啊?”“那不是怕電費太高,圖個省電么……” 類似這樣的對話,相信幾乎每一個家庭可能都遇到過。而與一般居民用電每千瓦時5毛多錢的價格相比,工商業電價多數在0.8元左右,對企業的成本壓力可想而知。 也正因為如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針對上述目標,國家發改委近日作出部署,明確分兩批實施降價措施,第一批降價措施于4月1日起執行。 這樣的政策利好對企業的影響不言而喻。以此前市場化交易對大工業電價起到的降費作用作為參考案例:遼寧營口忠旺鋁業2017年使用電量60億千瓦時,全部參與了市場化交易,每千瓦時電價降低8分錢,加上輸配電價改革降低1.7分錢,企業用電成本一舉降低5.8億元。可以想見,一般工商業電價降低同樣能有效促進“降成本”。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巡視員張滿英在19日的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落實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的目標,將能夠降低工商企業費用800億元以上。其中,第一批降價措施涉及金額430億元。 企業下月初將感受到電費下降變化 4月19日,發改委網站消息顯示,其近日發布《關于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分兩批實施降價措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第一批降價措施主要涉及四項具體措施:包括全面落實已出臺的電網清費政策;推進區域電網和跨省跨區專項工程輸電價格改革;進一步規范和降低電網環節收費;臨時性降低輸配電價。 為降低企業用電成本,近年來,國家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實施煤電價格聯動、推進輸配電價改革、推進電力市場化交易、取消和降低通過電價征收的基金及附加、完善兩部制電價執行方式、取消中小化肥電價優惠等。 這也取得了明顯成效。張滿英表示,2015年以來,緊緊牽住“降成本”這個牛鼻子,多措并舉,綜合施策,累計降低企業用電成本3275億元。 不過政策層面并不滿足于此前企業用電成本得以降低的成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提出“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 我國工商業用戶承擔了對居民和農業的交叉補貼。政策性補貼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電力價格的形成機制,使電價不能合理反映成本。從我國一般工商業電價水平來看,普遍高于農業電價、居民電價和大工業電價。 張滿英介紹說,全國平均銷售電價的水平是每千瓦時(每度)0.65元,其中居民電價0.55元/千瓦時,農業電價0.48元/千瓦時,大工業電價0.64元/千瓦時,一般工商業電價0.80元/千瓦時,一般工商業電價是這四類里面最高的。 “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10%,意味著降價金額將超過800億元。”張滿英說。 降一般工商業電價,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張滿英指出,包括降低電網輸配電價水平,以及清理和規范電網環節收費等。 張滿英表示,第一批措施已經發文推出,涉及金額430億元,從4月1日開始執行。“也就是說,有的企業在5月初交4月份電費的時候,就可以感受到電費的變化。第二批準備下半年實施,現在正在抓緊研究論證,等成熟的時候我們要向社會公布,涉及金額4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