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無錫尚德的破產重整走到了某個關鍵點,李實明(化名)這位在無錫地面熟悉政企兩界和尚德內情的人士自2011年第四季度無錫尚德開始卷入破產傳聞后,終于決定了接受記者的采訪。
“無錫尚德的債務是90多億,其中70多億的銀行貸款,20多億的供應商貨款。媒體先前報道的170多億是債權人申報的數額,有些申報債權并不真實,比如包括虛構的高額違約金等。90多億是法院已經確認過的金額!崩顚嵜飨蛴浾咄嘎丁
在尚德重整問題上,無錫地方政府的底線究竟是什么?面對記者的這個問題。李實明的回答是,在無錫地面上能保留尚德的“火苗”,估計可以給無錫剩下原來1/3的規模!叭绻f上中下3種結局,‘下’的結局就是企業破產清算,債權人的1塊錢拿回1毛5就不錯了。國內媒體似乎一直在營造一種輿論氛圍,似乎光伏產業走到今天這一步與地方政府有關,另一方面又似乎想在債務解決問題上把地方政府給套進來。尚德在2011年第四季度給無錫市政府打報告,要求破產是公司管理層和國有股東的正當程序,但今年3月份的進入破產程序,其實是債權銀行的推動!
據悉,無錫尚德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后,破產管理人由無錫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和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成,以高新區管委會人員為主!皣摷瘓F的老總在尚德問題上一直提堅持尊重兩個規律,一個是市場規律,一個是價值規律。這其實就是告訴無錫市政府別瞎指揮。可能你也聽說了,無錫市各級政府的自身債務就不少了,最近國聯集團都在出售資產變現了!崩顚嵜飨蛴浾叻穸松械隆皣谢钡目赡。
“我發現在光伏產業的新聞報道中,媒體總是錯誤理解地方政府的角色,同時低估了銀行的作用,思維方式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市場化改革走到今天,商業銀行已經是獨立的企業,不再是各級政府能輕易指揮地動得了。比如,江西地方政府動用財政資金為賽維LDK還債,曾引起不小的爭議,其實那是一起典型的債權銀行綁架地方政府的案例。銀行作為強勢債權人不僅對地方政府有影響力,也會對企業股東和管理層有影響力。在賽維的案例中,彭小峰是個聰明人,他知道把國資經營破產是無論如何交代不過去的,對地方政府非常配合,把自己的個人財產拿出來向銀行抵押。所以地方政府最后還得把企業交給他經營,請他回來當CEO,因為國有化解決不了企業的經營問題!崩顚嵜飨蛴浾弑硎荆瑥慕髻惥S的債務解決問題中可以找到光伏產業重組的內在邏輯。
據悉,在尚德債務重整問題上,無錫地方政府和債權銀行也希望創始人施正榮“配合”!暗┱龢s對‘配合’二字的理解和政府不一樣,老是說自己沒錢。政府希望施正榮能全盤交底,別讓政府老猜測,所以才有了包括施正榮在內的尚德前高管層被禁止出境。在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前,尚德管理層已經啟動內部審計,現在破產管理人聘請的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也在進行中。”對于媒體關于施正榮利用關聯交易損害公司利益的報道,李實明對記者形象地表示,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其實當你在大堤上看到一只螞蟻的時候,意味著在附近你看不到的地方一定有一群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