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業的巨大起伏與產業擴張速度,顯然與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規律完全不同。滿腦子半導體思維的周儉,對光伏業當時的商業模式,充滿了困惑。直覺告訴他,這個行業后面肯定會出問題,“要出大事,要死人的。”
“美國市場常說一句話,怎么樣上去,一定會怎么樣下來。”在周儉心里,對那種非理性的長單合約以及簡單產能復制的擴張模式,有著嚴重的抵觸。
不過,晟納吉八年的發展,并未因此停滯不前,相反還取得了許多讓同行難以望其項背的成績。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擁有N型硅單晶生產線的晟納吉,自主研發生產的代表未來行業發展趨勢的8英寸N型單晶硅片,其轉換效率高達23%~24%,比行業內主流的P型單晶硅片轉換效率高出約6%,發電成本也因此降低了約30%。在全球光伏行業內,目前也只有極少數幾家企業能夠實現這一轉換效率。
而數年下來,晟納吉的客戶已遍布美國、日本、歐洲、臺灣等地。其發展也多次引起國家主要領導人的關注,胡錦濤、吳邦國、賈慶林、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先后前往晟納吉考察。
沉潛行業八年,周儉似乎漸漸理出了這個行業的一些發展脈絡。
“整個行業,持續贏利、穩健發展的企業不多,很少有企業踩準行業的發展節奏。掙到錢安全落袋的人也極少,都是昨天掙今天賠,或進進出出不賠不賺,但行業卻越來越熱鬧。”周儉說,相對于半導體行業的波瀾不驚,光伏行業的發展的確過于迅猛,對于企業經營者很有挑戰。
不過,在他看來,大起大落,正是一個新興產業可以做成大產業的前期發展規律。“這類似于汽車行業,早年美國有幾百家汽車公司,而現在只剩下三家。早年的美國汽車公司,也是一開始的時候都追求垂直一體化,福特公司就因為受制于鋼材的供應而自己去投資鋼鐵廠。再比如半導體產業,你看看美國當年的半導體公司現在有多少已經滅掉了,但這個行業卻在蓬勃發展。”
在這個“好玩兒”的博士看來,做自己最擅長的事,人生才有價值和樂趣,不能做自己不懂的事。
為了懂得這個行業,周儉有著遠比許多人都更為認真的一面。
比如,晟納吉拉單晶的操作手冊,就比他此前工作過的美國工廠的還要厚幾倍。“如果把我們的操作手冊打印出來摞一起,幾乎接近一般人的身高。”周儉介紹說,當年在美國工廠的拉單晶操作手冊才三百多頁,但這對許多中國工廠而言,已經是難以想象的事情了。
能夠“蟄伏”草原八年,能夠在全行業都瘋狂擴張下隱忍不發,如此耐得住寂寞的周儉,顯然并不“好玩兒”,而是擁有一種非常人的深沉與堅韌。
所謂謀定而后動,終于,周儉決定“出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