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多”在“硅鏈”太短!多晶硅有兩個產業鏈,一個是光伏發電產業鏈,一個是電子信息產業鏈,都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前景樂觀。現在的問題是,國內的光伏發電安裝受制于風電和太陽能發電上網的“阻滯”,由此導致多晶硅面臨階段性過剩難題。另一方面,我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受制于電子信息技術知識產權缺失,由此導致我們的多晶硅未能在硅片、芯片的深度加工中提升附加值,未能形成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的“硅鏈”。正是由于“硅鏈”太短,我們的多晶硅賣的是原材料,一旦遇到“光伏泡沫”破滅這樣的市場波動,怎么能不“過剩”呢?用一些專家的話說:多晶硅過剩,并非“長板”(產能)太長,而是“短板”(電網基礎設施不完善和電子信息技術知識產權缺失)太短。“就像一個人走路,當你把左腳邁出去而右腳沒跟上時,不能說左腳邁得太遠,更重要的是要把右腳跟上去。”
總而言之,光伏產品不能放在國際市場“一個籃子”里,多晶硅不能吊死在光伏產業“一棵樹”上!對四川而言,從“硅夢”到“硅鏈”,多晶硅的轉型升級還要走很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