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時期,隨著光伏行業外部環境逐漸趨于緩和,內部光伏政策日益明確,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即將迎來新一輪的建設熱潮。由于大型光伏電站建設仍是國家完成“十二五”目標的重要途徑,各大光伏電站運營商也并未松懈對各地電站的布局與建設。
與以往相比,開發商對光伏電站建設的質量要求有了明顯地提升。不少電站開發商已經意識到,整個電站的投資回報期,電站使用壽命的延長與發電效率的穩定,才是保證電站收益最關鍵的兩個方面。不惜質量降低成本無異于殺雞取卵,傷害的是整個光伏產業。光伏產業在經過了“擁硅為王”、“現金流為王”的階段,正在進入“以質為王”的時代,重新關注產品本身, 堅持高質量、高效能所帶來的長期發電效益, 將成為光伏產業發展的核心。
部分電站質量堪憂
不可否認,通過多方的努力,地面光伏電站面臨的限制上網、拖欠補貼的困境正在發生逆轉。在電網積極配合并網,財政部清算補貼欠款后,“拿到錢又并上網”的光伏電站開發商卻又陷入自身建設的尷尬——剛剛運行的光伏電站質量事故卻在頻發。在8月中旬召開的“中國綠色產業促進計劃”會議上,大型光伏電站的開發商終于將電站建設、運營以及質量管控中存在的問題鄭重拿出來探討。國務院參事石定寰也提出,保證電站建設的質量是光伏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提高光伏電站建設質量已成當務之急。
從相關數據來看,部分完成建設的光伏電站質量問題稍多。一些建成僅兩年時間的光伏電站,部分件光電轉換率已經嚴重衰減了30%以上。其他如光伏組件變黃爆裂、支架事故在光伏電站現場也屢見不鮮。
事實上,通常光伏組件的使用壽命至少可以使用25年以上,國外40年的光伏電站仍在繼續發電也不足為奇。“近日,廣東中山大學對海南省一個運行了23年的光伏項目件做了相關測試。測試結果顯示,經過23年,光伏組件只衰減6%!本Э颇茉锤笨傄Ψ逶诮邮苡浾卟稍L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