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寧區的鄒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實踐者,他曾經在某光伏企業工作過,在兩個月前他剛在家房屋的外墻上安裝了一套光伏發電設備,目前已經可以發電,但是由于審批問題,還沒有實現并網!拔磥砣绻軐⑸⒙涞慕ㄖ鈮臀蓓敿衅饋戆l電,那將是一個很可觀的盈利模式。”鄒先生表示。
目前屋頂資源開發有三種模式,一種是光伏發電投資者租賃閑置屋頂建設光伏發電設施,但并不支付租金,屋頂所有人以獲得優惠電價作為回報;第二種是投資者租賃閑置屋頂,屋頂所有人獲得一定租金回報,發電方將電力出售給電網或其他用電方;還有第三種,就是開發商在建房時就把屋頂或外墻安裝好光伏發電設備,然后移交給物業公司運營,安裝成本可以加進房價,類似于精裝房。
事實上,除了鄒先生外,已經有不少光伏企業開始搶占優質屋頂資源。
8月23日,浙江蕭山意科勝達4MW屋頂光伏發電項目在通過蕭山區供電公司的驗收后,開始正式并網發電。該項目由意科公司向勝達公司租借廠房屋頂,將其生產的電能以低于市場價15%的價格出售給勝達公司,價差抵作屋頂租金,另外再將多余電能“余量并網”,賣給電網。
中國鋁業旗下的北京意科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分布式能源項目組副組長王玉根表示,上述模式在目前來看最具有可行性,“目前分布式光伏發電還是靠補貼存活,本身利潤率太低,電站投資人愿意出錢建設,建筑所有人愿意提供屋頂,雙方可以互補,發電方也不用額外掏錢支付租金,可以控制風險。
“太陽能發電需要有規模效應,除了屋頂和用電互換外,有些用電量小的大型住宅或工廠也可以將屋頂出租給光伏發電投資者,獲取租金收入,有些客戶已經跟我們談過這種模式!辩娬聜ケ硎,這些企業已經不再單純是光伏組件廠商,而類似于“屋頂批發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