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日本企業來說潛在的威脅還不止于此。中國英利的負責人表示正考慮在日本市場實施戰略性降價。由于對歐盟出口的最低價格已經明確,中國相關企業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盈利,因此企業間的競爭將告一段落。英利的負責人表示,中國企業在日本實施降價的余地出現了。
與此同時,在歐盟被視為問題的中國光伏企業的低價格攻勢有可能在日本重演。日本政府是否會向歐盟委員會那樣采取反制措施目前很難判斷。在光伏電池方面,日本政府曾與歐盟一同對加拿大州政府為保護當地產品而設置的優待措施向世貿組織(WTO)提起訴訟,而且在今年5月獲得勝訴。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日本在反傾銷措施方面本身采取了較為消極的措施,因此“很難為保護本國產品采取措施”。
據美國調查公司IHS預測,日本光伏相關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日元,按金額計算將成為全球首位。在已經被海外企業奪取2成份額的日本光伏電池市場,中國企業的“巨浪”是否會洶涌而至呢?